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药毒理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药中毒朱心强浙江大学医学院毒理学与营养学系概述农药(pesticide)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的分类按用途分类杀虫剂(pesticides)杀昆虫剂(insecticides)杀菌剂(funguicides)除草剂(herbicides)杀线虫剂(nematicides)杀螨剂(acaricides)杀软体动物剂(molluscides)杀鼠剂(rodenticides)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regulators;plant(growth)hormones)……农药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杀虫剂为例)有机磷酸酯类:甲胺磷、乐果、敌敌畏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呋喃丹、速灭威有机氮类:?脒类、沙蚕毒类、脲类拟除虫菊酯类:除虫菊、椒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有机氯类:DDT、六六六、林丹、硫丹、艾氏剂、狄氏剂有机氟类:敌蚜胺、氟蚜金属类:汞制剂、有机锡(TMT、TBT)、磷化锌、硫酸铊、硫酸钡等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行为调节剂:……概述农药在有效控制农业病虫草害,保障农作物增产,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如使用不当,也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危害即是对人、畜及其他有益生物的毒性作用。目前农药中毒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概述全球农药产量1970年150万吨,1983年突破200万吨,20世纪末达到300万吨。进入90年代,全球农药销售额基本稳定在270~300亿美元左右。其中除草剂占47%,杀虫剂29%,杀菌剂19%,其他5%。概述我国农药生产量从1993年的23.3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86.3万吨,10年增长了3倍。其中杀虫剂47.8万吨、除草剂21.0万吨、杀菌剂8.0万吨。农药使用量从22.6万吨增加到25.9万吨,增长14.6%。农药出口自1993年以来每年平均增长约20%,2002年出口22.7万吨,2004年达到43.5万吨,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53个。我国杀虫剂产量在农药产量中名列第一,年产量约占农药总产量的60%。概述据1990年WHO估计,全球每年发生严重农药中毒人数为300万(200万为口服自杀中毒,70万为职业中毒,30万为意外事故中),其中死亡约为22万。根据亚洲4个国家主动报告农药中毒的调查结果,认为发展中国家每年有3%农业劳动者或2500万人左右发生农药中毒。在美国,农药中毒占所有已知职业损伤的14%,占职业损害死亡的10%。概述1992~1996年据我国26省、市的不完全统计,5年间全国共报告农药中毒247349例,年均病死率9.95%,其中生产性中毒61102例(24.7%),89.5%是因使用杀虫剂引起的,又以高毒类有机磷杀虫剂甲基对硫磷和甲胺磷为主;1998~2002年上报的80670例农药中毒病例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0143例,占24.97%,其余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造成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误服、误用、自杀、使用不当、缺少农药卫生安全和防护知识、农药使用管理和监督不力等。概述目前国内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机氮类、拟虫菊酯类农药、除草剂、卫生杀虫剂、杀鼠剂等。一、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1.理化性质有机磷农药按毒性大小分为剧毒类,高度类和低毒类。多为暗棕色具有蒜臭味油状液体,少数为晶体。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敌百虫,乐果,甲胺磷除外)。对光、热、氧敏感,遇碱分解,但敌百虫遇碱可生成更强的敌敌畏,然后被水解。有机磷农药有机磷杀虫剂主要分为磷酸酯类:敌敌畏、敌百虫、久效磷、磷铵等;硫代磷酸酯类:1605、1059、倍硫磷、氧化乐果;二硫代磷酸酯类:3911、乐果、马拉硫磷等;磷酰胺类:早胺磷、甲基硫环磷等。有机磷农药2.毒性作用有机磷农药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吸入或注射途径吸收最快,经皮吸收最慢。除高脂溶性化合物外,接触本类药物后6-12h可出现症状和体征。有机磷磷酸根与胆碱酯酶活性部分结合,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组织中乙酰胆碱积聚,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而后转入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体征。有机磷农药3.病理生理有机磷农药中毒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有关。有机磷酸酯在AChE的活性部位与酰基囊结合,改变酶分子结构,抑制AChE发挥效能。随着时间推移,有机磷化合物能永久改变酰基囊的结构,使丝氨酸-磷酸酯结合无法进行内源水解,解毒剂功能受限,称为酶的“老化”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