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 政治统编版必修四.pptxVIP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 政治统编版必修四.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根本内容推动联系矛盾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研究唯物辩证法世界状态是怎样的关键词联系、发展、矛盾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性第三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阅读与思考(一)爱因斯坦创立的光量子学说一发表,就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朋友问他:“光究竟是什么?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后,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爱因斯坦对光的看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阅读与思考(一)答案:(1)哲学道理:爱因斯坦对光的看法,主要是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本身包含着两个方面,既是光子,也是光波,表明了客观自然界本身既唯物,又辩证,包含着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2)这里所说的“矛盾”是反映了自然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②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区别:①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注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以相互转化。阅读与思考(二)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孙武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善恶、有无、难易、长短等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荣辱、强弱、祸福、治乱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平衡阅读与思考(二)答案:(1)恶善、有无、难易、长短等之所以相互依存,是因为它们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荣辱、强弱、祸福、治乱等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是因为荣、强、福、治中包含着辱、弱、祸、乱的因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②矛盾的对立属性即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相关链接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机械运动中的吸引与排斥,物理运动中的阴电与阳电,化学运动中的分解与化合,社会生活中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人民内部不同利益和意见的分歧,思想领域中正确观点与错误观点的对立,等等,都是矛盾斗争性的不同形式。阅读与思考(三)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阅读与思考(三)答案:(1)史伯和孔子的话主要说明了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才有事物的发展。史伯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不同的事物结合生成万物,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差别才会有同一,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2)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与自己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之间形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而他们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2)联系: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二者不可分割。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注2:不是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而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构成矛盾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注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知识归纳原理(世界观)方法论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从教20年,专业可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