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温的知识点PPT小结.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体温的知识点ppt小结

CATALOGUE

目录

体温基本概念与生理意义

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异常体温类型与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与降温方法选择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体温基本概念与生理意义

01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体温定义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在36.5-37.5℃之间,不同部位测量略有差异。

正常范围

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维持体温恒定。

保持恒定的体温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避免体温过高或过低对机体造成损害。

生理意义

调节机制

老年人

老年人代谢减慢,体温调节能力下降,需注意保暖。

成年人

成年人体温调节能力较强,体温相对稳定。

青少年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体温相对较高,代谢旺盛。

新生儿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需加强保暖措施。

婴幼儿

婴幼儿代谢旺盛,体温波动较大,需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02

口腔测量法

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舌下,让其紧闭口唇,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37.2℃。使用该法时应嘱患者不用口腔呼吸,测量前10分钟内禁饮热水和冰水,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腋下测量法

擦干患者腋下,将体温计轻轻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银头端位于腋窝的顶部,让患者夹紧腋窝5-10分钟。正常值为36-37℃。使用该法注意腋窝处应无致热或降温物品,并应将腋窝汗液擦干,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肛门测量法

让患者屈膝侧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将涂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体温计头端,轻轻插入肛门内约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使用该法时注意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计,以免体温计脱落或折断在肛门内。

检查体温计完好性及水银柱是否在35度以下。

口腔测温前10分钟叮嘱病人勿进食冷、热食物,勿喝冷、热水,勿抽烟、嚼口香糖。

腋下测温需擦干腋窝汗液。

肛门测温需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

01

02

03

04

体温计因素

测量方法因素

患者因素

环境因素

玻璃管有无裂纹、水银柱是否自行下降、刻度是否清晰等。应选用合格产品,定期检查和校对。

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等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应了解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部位。

测量部位、测量时间、测量距离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测量准确。

室温过高或过低、风速过快或过慢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应选择合适的测量环境,避免干扰因素。

异常体温类型与原因分析

03

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常见于感染、炎症、中暑等。

高热

低热

体温波动

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常见于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指体温在一天内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可能与生理周期、环境温度、活动水平等因素有关。

03

02

01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所致,如感冒、肺炎等。

感染性发热

由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如中暑、药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非感染性发热

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后,仍无法确定发热原因的病例。

原因不明性发热

临床表现

异常体温可能伴随头痛、乏力、寒战、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等。

危害

异常体温可能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长期低热还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体温对于维护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措施与降温方法选择

04

定时测量体温

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变化情况。

观察患者症状

注意患者是否有寒战、出汗、头痛等症状。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了解患者是否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等情况。

调节室内温度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节室内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保持患者舒适

注意患者的卧位和衣着,保持舒适和干燥。

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患者身体,通过蒸发散热达到降温效果。

擦浴法

将冰袋置于患者额头、腋下等部位,通过传导散热降低体温。

冰袋冷敷法

灌肠法:通过向肠道内注入低温液体,达到降温目的。

药物降温法

使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增加散热达到降温效果。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

激素降温法

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体温。但需谨慎使用,避免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05

脱水

高热时,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如不及时补充,易引发脱水,表现为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惊厥

部分患儿在高热状态下可能出现惊厥,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动、口吐白沫等症状,需紧急处理。

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补充水分等。

预防措施

回顾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执行情况

紧急处理流程

培训护理人员熟练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