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错节盆中景致.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根错节盆中景致

在北京安慧里小区的一个居民楼里,人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位老人按时为走廊里摆着的大大小小的盆景浇水,这位老人名叫薛平,今年66岁。乍看起来薛平就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但事实上,他还有不平凡的一面。

两位特殊的客人

20年前的1995年,两位特殊的客人来到他的家里,奔的就是他养的盆景。据薛平讲,当时这两个人来到他家看了他的盆景之后感觉确实不错,真好。说他们的园子里过去留下来的也有些古柏、古松,但大部分都是观花观叶的,盆景比较少。随后,他们在甄选了一圈之后,他们最终选定了两件榔榆盆景。其中一盆名为《腾飞》,以根带干,辅了一个英德石,从英德石上生出的枝叶外形像一个鹰,具有动感和韵味;另一件作品叫《擎天柱》,这件作品的根系比较发这,布局恰到好处,头、干、枝条非常自然。最终薛平的这两件作品被中南海苗圃收藏并颁发了荣誉证书,也让他成为了北京地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薛平说:“养盆景的人是追求完美的,老想把自己的作品达到完善,让别人一看,真好!”走进薛平的家,立刻就会让人想到一个词,养眼。在不大的两个阳台上,摆满了备

式各样形状百态却都生机盎然的盆景,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型的温室。其中有一盆榕树,是当初薛平从广西带回来的,已经养了20多年了。如今整棵榕树好似一条长蛇一般缠绕在石头的各个角落,犹如合为一体,而顶部却绿叶丛生充满生机,让人感觉十分神奇。

与大自然的对话

薛平是军人出身,在部队时他骑马训狗,对动植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一种喜爱和兴趣。因为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物资采购,所以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每到一地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值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花卉市场上,而他至今无法忘怀在南方第一次看到盆景时带给他的震撼和惊奇。“大自然是鬼斧神工,能把参天古树古木最后缩龙成寸,拥有生命旺盛的精力和艺术再造的能力,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薛平从小就喜欢养植花卉,但是盆景比之花卉应该说是上了一个层次,前者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一株盆景从小到大,再到渐威雏形,至少要三五年时间,若到最后成型,可称之为作品的程度,起码要十至十五年,这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工作。在薛平看来,植物本身都是有生命力的,你对它好一分,它对你高出一分来,仿对它粗放管理,它几年不成型。

在薛平家中的盆景里,养的时间最短的也有三四年,最长的有几十年。就拿其中有一盆养了三十年的盆景来说,这

还是薛平1985年去广东佛山出差时在当地的一个熟人家里意外发现的。“我到他们家去吃饭,我说先到洗手间去,他说我这没洗手间,那角那儿,砖搭的有个半截厕所。我就去了,去到那我一看,墙底下就埋着这么一个树桩子。当时说老实话就是一个也没貌也没什么的原始桩子,看上去比较长、比较高。”让薛平着迷的是当地的一种叫做榔榆的树种,其实比较多见,并不算值钱。“我说你埋地下那个树桩子挺好的。”朋友见薛平对这棵半死不活的小树着迷,实在是不能

理解。最终薛平是把这棵小树带回了北京,从此精心呵护,一养就是30年。其间他不断地给它修剪整形,甚至拍照留念,如今它已经和当初有了天壤之别。薛平说:“盆景这东西讲究的是稀可走马密不透风,不能养得太壮了。”

众叛亲离的日子

别看现在薛平养盆景养出了名堂,当初他刚开始对盆景着迷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闹得众叛亲离。上世纪八十年代,薛平刚开始接触盆景就被深深地迷住了,甭管爱人之前怎么嘱咐,他还是把兜里的钱花得干干净净。那时候薛平一个月的工资也仅有不到100元,而一盆好的盆景也要五六十元,算得上是当时的奢侈品,然而他没想到,千辛万苦弄回来的金贵东西,到了北京却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为了防止他出差时再买盆景,爱人甚至对他进行了经济封锁。怎么办呢?薛平开始跟父母兄弟借钱。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

打牌的薛平在当时却被家人视作“瘾君子”。虽然让他上瘾的东西不坏,可是这钱老打水漂谁也受不了啊。他跟当地的花它们交流之后发现,以前为了方便携带,他都是把盆景从土里挖出来带走,火车上几天下来到了北京,也是半死了,所以要想提高成活率,就得连当地的土一起带走。上了车以后,薛平就把植物放在厕所的水池下面,一来潮湿,二来通风,被人碰坏的几率也小。而他本人就站在厕所门口的过道上看着,这一站就是一天。像这样的运输方式,薛平整整坚持了10年,不仅运回了越来越多的盆景植物,也逐渐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养植经验。为了给盆景一个最合适的温度,他家里夏天不敢开空调,冬天不敢关阳台门,把屋里的热乎气都给了植物,而薛平夫妇俩却只能盖两床被子扛冻。就是凭着这份痴迷和坚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他就曾多次在海内外的盆景大赛中获得奖项,他的养植和修剪经验也在电视和广播中不断推广。薛平也逐渐成为了国内盆景圈里响当当的人物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