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pdfVIP

中学【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中学【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题

1、傅马栈最难

桓公观于厩①,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②尝为圉人③矣,傅马栈

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

曲木亦无所施矣。(《管子·小问篇》)

注释:

①厩:马房。②夷吾:管仲的表字。③圉人:养马的人。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桓公观于厩()②傅马栈最难()③曲木又求曲木()

(2)翻译下面句子。

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2、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

人闻命矣。(《晏子春秋》)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召吏欲杀之()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3、东野稷败马

1

中学【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

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

故曰败。(《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使之钩百而反()②稷之马将败()③公密而不应()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②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4、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

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

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

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B、犹为不足乎?(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渔者黯然而退。(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D、舟薄于石又覆。(介词,在)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济阴之贾人()②向许百金()

③舟薄于石又覆()④盍救诸?()()

(3)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我济阴之巨室也。

2

中学【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我是济阴的富豪。

C、渔者载而升诸陆。

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立而观之,遂没。

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富人:

渔者:

旁人:

5、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

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或()②诸()③弗()

④以()⑤丧()⑥不若()

(3)子罕为什么说“若以与我,皆丧宝也”?请简析。

6

文档评论(0)

xxj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