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危险性分析.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先危险性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176132125朱倩翎

危险性预先分析(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PHA)也称预先危险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概述危险性辨识危险性等级划分和确定危险性控制实例

概述-内容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条件;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及贮存;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人、机、环关系(操作、维修等);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

概述-步骤

危险性辨识生产现场的隐患来自人、机和环境。造成事故的因素:1)引起伤害的能量2)遭受伤害的对象从预防事故来看,关键是查找出能量体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能量失控分为两种模式:物理模式和化学模式。其中物理模式的能量失控引起的事故占大多数。

危险性辨识

危险性等级划分

危险性等级的确定方法定性方法: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或集思广益法或专家评审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矩阵比较法1.将要判别危险性等级的各因子列成矩阵表;2.按照方阵图中顺序,比较每一列因素的严重性。3.每一列画“×”的总和即各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次序;4.“1”符号,表示严重性的1/2。

危险性等级的确定方法矩阵比较法实例:设某系统共有6个危险因素需要进行等级判别,分别用字母ABCDEF来表示。假设严重性次序为:EABCFD,列出其矩阵表。

危险性控制

实例-几种基本的预先危险分析表单元:编制人员:日期:危险原因后果危险等级改进措施/预防方法单元:会议日期:图号:小组成员:危险阶段原因危险等级对策

实例矿石处理单元安全预评价-采用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原矿处理的破碎筛分过程中,裸露的运动部件可能发生对人员的挤压或者将人员的衣服缠绕而造成安全事故;破碎筛分车间产生粉尘较多,同时也产生噪声危害。

事故隐患诱发因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对策措施机械伤害1.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有缺陷;2.设备误启动;3.作业环境不良4.工作人员操作时站位不当5.个人防护用品有缺陷;6.警示标志有缺陷等;人员伤亡Ⅱ1.设备裸露的转动部分应设安全防护罩或防护栏杆;2.检修设备、处理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3.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或在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4.工作人员在作业时要选择合适的站立地点;5.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帽、工作服等;6.危险地段应设明显的警示标志等。

事故隐患诱发因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对策措施触电1.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差;2.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警示标志缺乏;3.个体防护用品缺陷;4.断电作业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操作;5.电机保护装置缺陷;人员伤亡Ⅱ∣Ⅲ1.电气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2.所有电气设备和线路,应根据对人的危害程度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护网和安全防护栏;3.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应设置安全防护罩或遮栏及警示牌;4.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用具;5.电动机应设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与缺相保护。破碎机应有延时低电压保护。

事故隐患诱发因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对策措施物体打击1.人员进入矿石流动空间;2.人员直接进入机体处理故障;3.处理破碎机囤(堵)矿时,违反操作规程;4.捅矿时,工作人员站的位置不当5.高空作业的工具掉落。人员伤亡Ⅱ1.人员不应进入矿石流动空间;2.进入机体检查处理故障前,预先处理矿槽壁上附着的矿块或有可能脱落的浮渣;3.处理颚式破碎机等囤(堵)矿时,应首先处理给矿机头部的矿石,然后从上部进入处理,不应采取用盘车的方向处理或从排矿口下部向上处理;4.捅矿时工作人员必须站在设备一侧的安全位置,避免矿石滚出伤人;5.高空作业下部严禁有人逗留。

事故隐患诱发因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对策措施起重伤害1.吊物从人头顶经过或人从吊物下经过;2.起吊时人与起吊物距离不得太近;3.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或未经培训,没有持证上岗等因素引发起重伤害事故。人员伤亡Ⅲ1.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起重机械应装设过卷、超载、极限位置限制器及启动、事故信号装置,并设置安全连锁保护装置;

3.特种设备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定期检验等。

事故隐患诱发因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对策措施皮带伤害1.违章作业、违规“爬、登、跳”皮带运输机;2.皮带运输机断带、倒带、溜带;3.安全距离不足;4.视线不清、照明不足;5.防护设施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