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01含答案解析.pdfVIP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01含答案解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

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

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

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放过每一个字,遇到

暂时弄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

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

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

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

的小题;

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

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

答题;

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

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

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

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

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相信你是最棒的!

《13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时练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主题思想是什么?

2.写作特色是什么?

3.理解性写

(1)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2)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

(3)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

(4)诗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

4.重要问题探究

(1)自选角度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

(2)诗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如何体现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的?

(3)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妙在何处。

(4)(课后题)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

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

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

参考答案

1.描写了诗人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

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及对

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1)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波澜起伏。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与下面诗句密

切相连,具有贯穿全诗的作用。

颔联、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中融进

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新鲜、新喜的情感。

尾联紧扣“送别”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2)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好似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画,以小

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含长江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

概括力。

3.理解性默写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月下飞镜,云生结海楼。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重要问题探究

(1)①写景角度:远景,通过游动的视角,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的景

色,雄浑壮阔,意境高远。

②炼字角度:“随”写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突出了空间感和流动

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③写法角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

文档评论(0)

139****34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