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防治星天牛.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种方法防治星天牛汇报人:文小库2024-01-02

星天牛的危害与识别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综合防治策略目录

星天牛的危害与识别01

星天牛幼虫在树干内蛀食,破坏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导致树木长势衰弱或死亡。树木破坏降低景观效果传播病害受害树木枝条枯死,树冠稀疏,景观效果降低。星天牛可以携带病菌,通过蛀食造成的伤口传播病害,加重树木的受害程度。030201星天牛的危害

星天牛成虫体长15-39毫米,黑褐色,密被细短毛。头部中央有1个强大而发达的触角,触角鞭状。前胸背板上有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呈不规则的排列。鞘翅上有多角形白斑,呈2-4排。成虫特征星天牛幼虫体长20-35毫米,乳白色至淡黄色。头部褐色,上颚发达,褐色。前胸背板上有“凸”字形褐色斑纹。幼虫特征星天牛的识别特征

生物防治方法02

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星天牛成虫和幼虫,可以有效降低星天牛种群数量。天敌昆虫通过人工繁殖天敌昆虫,并在星天牛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增加天敌昆虫的种群密度,提高防治效果。人工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利用

利用对星天牛有毒的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等,通过喷雾或感染方式使星天牛感染细菌,导致其死亡。研究并利用星天牛病毒,通过感染方式使星天牛感染病毒后死亡,达到防治目的。微生物防治病毒细菌

植物提取物利用某些植物的提取物对星天牛有毒的特性,制成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植物精油利用植物精油如樟树精油、薰衣草精油等对星天牛进行熏蒸,使其窒息死亡或驱避。植物源农药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03

总结词利用黑光灯或蓝光灯诱捕成虫,降低虫口密度。详细描述在星天牛成虫羽化期间,利用黑光灯或蓝光灯的特殊光源吸引成虫飞向光源,并在光源周围设置陷阱或捕虫网,将成虫捕获。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成虫数量,降低繁殖率,从而减轻危害。灯光诱杀

人工捕捉总结词通过人工捕捉成虫,减少其种群数量。详细描述在星天牛成虫活动期,组织人员定期巡查树木,发现成虫后用手或捕虫网将其捕捉。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对于小面积或特定区域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雄虫,干扰交配,降低繁殖率。总结词性信息素是昆虫分泌的吸引异性的化合物,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诱捕星天牛雄虫,可以干扰其交配行为,降低雌虫的受精率,从而降低繁殖率。这种方法效果好,对环境友好,是目前防治星天牛的常用方法之一。详细描述性信息素诱捕

化学防治方法04

药剂种类包括有机磷类、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以及具有熏蒸、触杀、胃毒等作用的各类药剂。选择原则根据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同时考虑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药剂种类与选择

施药技术喷粉法将药剂混合干细土或滑石粉,直接喷撒在树干或粗枝上,使药粉附着在虫体上,形成药膜,起到杀虫作用。喷雾法将药剂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树干或粗枝上,注意喷雾时要均匀,避免漏喷或重喷。熏蒸法利用熏蒸剂的毒气作用,通过气孔进入树体内,杀死虫害。

03对于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应避免使用化学防治方法,以保护生态环境。01施药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药剂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药雾。02施药后应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和清理现场,避免药剂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安全防护与注意事项

综合防治策略05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星天牛种群数量,如利用花绒寄甲、肿腿蜂等天敌昆虫进行防治。生物防治使用化学农药对星天牛成虫和幼虫进行防治,如使用有机磷、菊酯类等农药。化学防治利用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人工捕捉、诱杀、阻隔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设置诱木、阻隔带等。物理防治通过改善林分环境,提高林分健康水平,降低星天牛的种群密度和传播风险,如加强林间管理、合理配置树种等措施。生态控制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对防治区域进行定期监测,记录星天牛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评估防治效果。定期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方法。效果评估建立防治效果的反馈机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反馈机制防治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组织架构建立防治工作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协调机制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培训与宣传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防治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公众的防治意识。防治工作的组织与协调030201

谢谢您的观看THANKS

文档评论(0)

151****3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神笔书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