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CM 1187-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暑温.docx

T_CACM 1187-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暑温.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1120

C05

标准

T/CACM11872019

代替ZYYXH/T152008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暑温

clinicalguidelines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ternaldiseasesinTCM

summer-heatdisease

2019-01-30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T/CACM11872019

前言(修订)

本指南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ZYYXH/T152008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暑温,与ZYYXH/T152008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范围、术语、中医诊断中的证候诊断等技术内容(见1、2、3.1.2);

修改了定义(见2,2008年版的概述部分);

增加了适用的西医疾病对象(见22008年版的概述部分)

修改了中医诊断中的病名诊断(见3.1.1,2008年版的1.1);

修改了中医辨证分型(见3.1.22008年版的2);

删除了中医鉴别诊断中的"中暑(见2008年版的1.2.2);

修改了中医鉴别诊断"湿温"和"疫毒痢"的部分描述(见3.3.1、3.3.22008年版的

1.2.1、1.2.3);

修改了辨证论治(见4.1,2008年版的2);

删除在推荐中药方药组成中具体的用量(见2008年版的2)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

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

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旭东、何淼、张涛、谢芳。

本标准于2008年7月首次发布,2019年1月第一次修订。

63

T/CACM11872019

引言

暑温是夏季常见的季节性、多发性急重症,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中医临床诊治有其自身特点。鉴

于原先制定的指南发布多年以来未进行修订,为了更好满足指导临床实践的标准规范作用,特进行

修订。

本次修订既强调循证支持力度,又注重临床实践的可操作性,以进一步突出标准的规范性和指

导性。

本指南的修订旨在推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暑温中医诊疗方法,帮助相关专业临床医师和护理人

员进一步提高诊治暑温的规范性和临床疗效。

64

T/CACM1187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暑温

1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暑温的诊断、辨证、治疗、调摄和预防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暑温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于中医科、急诊/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暑温summer-heatdisease

是夏季感受暑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起病急骤,初起即见壮热、烦渴、头痛、身痛、多汗

等症状;病变过程中极易伤津耗气;变化多端而迅速,易出现呕吐频作、咯血、惊厥、抽搐、昏迷等

闭窍动风及津气欲脱的危重证候。本病为具有季节性、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急重症,常见于西医中暑、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夏季流行性感冒等疾病1-7。

3临床诊断

3.中医诊断

3.1.1病名诊断

暑温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于夏季(5月末至9月初),无明显的性别及年龄差异;常见壮热、

头痛、呕吐,面赤项强,汗多、烦渴,皮肤斑疹,或尿血便血,甚者神昏抽搐[116]。

3.1.2证候诊断

3.1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