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读书报告.docx

《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读书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20级叶希雅M玛莎·努斯鲍姆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她幼年在贵族式的教育中成长,从对自身经历的反观中形成一种对精英哲学的批判。她大力提倡人文学科教育,反对种族、宗教、等级和性别歧视。在本书中,她强烈批判了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教育发展模式,呼吁恢复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具有批判力、想象力、同情心的真正民主公民。关于本书内容,我进行了如下梳理:

一、现状:经济导向的教育发展危机

作者首先以美国和印度的实例,指出世界各国都在急切追求经济增长,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不仅是一个经济危机的时代,更是一个信仰危机的时代。一切对民主制度的未来弥足珍贵的价值观正面临着丧失之险,教育系统也未能幸免。对科技教育的日益重视,使得人文教育日渐式微。作者指出,现代科学和古典人文之间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事实上,科学的实践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需要依靠批判性思维,依靠大胆的想象,依靠对不同人类经验的同情和理解。换言之,人文教育构成了我们认识、分析、创造这个世界的基础能力。尽管从观念上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印度,都否认了唯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国家发展道路,都有相应的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平等的制度。但是在现实层面上,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仍不可避免为经济增长服务的趋势,大大削减人文学科的地位。

二、渊源:人文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核

教育是为了人,可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尊重和民主平等?作者从更深层次思考“文明冲突”:争取自由、平等的政治斗争,首先是每个人内心的斗争,即以同情和尊重对抗恐惧、贪婪和自恋式的攻击心理。卢梭在《爱弥儿》中就指出,人类婴儿的软弱和困窘本身就会形成一种动力,能够导致道德扭曲和残忍行为,本质上是人类对自身的弱小无助的一种厌恶感。同时,儿童还会学习成人社会,将厌恶感投射给一个地位更低的特定群体,即将对自我的批判转移给另一群体。在这种人性本能的冲动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等级制,同时也构成对平等民主的永久威胁。人文主义教育的思想,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的软弱无助,培养其真正关心他人的能力,学会合作互惠,消除针对特定群体的厌恶感,并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发出异议之声的技能和勇气。

三、呼吁: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在本书最后,努斯鲍姆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文教育正承受者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她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和内部分析了这种进退维亟的局面:从外部来说,经济危机使得很多大学大大缩减了人文课程和艺术课程;从内部来说,缺乏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默许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都在一点一滴地瓦解着人文教育的地位。在欧洲和亚洲的大学中,教师轻视教学、政府缺乏对人文学科的资金支持、新兴民主学科日益边缘化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对此,努斯鲍姆犀利地提出批判:我们当前的世界教育,培养出大量具有实用技能却毫无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赢利者,是一种“心灵的自杀”。作者呼吁,需要推进一种更丰富的教育观,与之配套的,还需推进一种超越传统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评价观。她认为,比资金更重要的是人的投入,首先要肯定人文学科和艺术至关重要的地位,鼓励教师们乐于创新、抱有对教育的热情并勇于实践,培养出造就平等和尊重的文化的力量。

在阅读本书过程中,努斯鲍姆身上那种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辉深深浸润着我。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塑造灵魂,是历练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格,涵养出一种温暖的、审美的、有趣味的性情。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里、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在任何一种人生境遇中,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