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西南苹果在盐源盐源苹果在卫城
卫城:盐源古县城,元朝设府,历史悠久。
卫城:西南苹果第一镇,四万五千亩高原优质苹果,花香果美,生机盎然。
卫城镇基本情况
卫城镇位于盐源盆地东南,地理坐标北纬27°28′,东经101°33′。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562米,距县城15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山地占全镇面积的60%,坝区40%,是盐源的主要粮仓。属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2℃,年日照时数达2600
小时,年降雨量825毫米,四季分明,冬春干燥,夏秋温润。境内有清水河、中河、瓦窑河、南门河。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矿、铁矿、铜矿等,矿产储量大、质地好、品位高,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作为盐源古县城:卫城在元十七年设府,以该地环山多柏树而名柏兴府,后改为盐井卫。明朝洪武初年修筑城墙,名卫城。清朝雍正六年设置盐源县,直至解放后的1950年皆为县城所在地。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将水关乡、香房乡的磨盘村、香房村等七个村划归卫城镇。全镇共辖十四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128个村民小组,5243户,总人口为23395人。
是一个属汉、彝、蒙、回、藏多民族聚居的农业大镇。产业化农业放异彩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更好地实施科技兴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卫城镇党委、政府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农业为抓手,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盐源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下,卫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步转型。
第一支柱坚挺:优质高产苹果示范园区
西南苹果在盐源,盐源苹果在卫城。卫城镇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是最适宜苹果生长的地区。1983年起,县主管部门就把卫城镇列为苹果生产基地,通过20多年来广大果农、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卫城苹果产业经历了兴衰起伏的发展历程,几经风雨,终成为了今天卫城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9年,卫城镇优质高原苹果种植总面积达
45610亩,产量达1.6亿斤,产值高达8000万元,是西南高原苹果的主要生产基地,卫城镇被冠以“西南苹果第一镇”的美誉。最具有代表性的卫城镇罗家村,
以其独特的小区气候,成为卫城最适宜高原苹果生产的原生态环境,过硬的苹果生产管理技术、高规格的规模产业化优质苹果生产模式、高信誉的营销体系,使该村生产的苹果成为外地客商的抢手货,成为盐源苹果管理、营销的榜样。罗家村苹果于2007年4月获得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这一殊荣使罗家村成为生产无公害食品(苹果)乃至绿色食品(苹果)的最佳地区。为更好地发挥罗家村独特优势,扩大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影响力,县农业局在该村建成了500亩的持续高产高效、优质无公害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建立起了包括早熟鲜销、极晚熟加工苹果等新品种示范区,进一步提升该村的交通道路运输等条件,打造了多户苹果产业示范户,以示范户辐射带动苹果产业的发展。
苹果富裕了罗家村。近几年来,该村每年仅苹果收入就达3500多万元,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果农
达329户,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有35户。在罗家村,家家换新房、户户用电器已经是最普遍的现象,现在该村已有家用小汽车93辆,各型车辆上千台。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果农收入正逐年增长,生产设施升级成了高效科技产品,果农生活翻天覆地。
更多支柱蓬勃:多种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园区
其一:反季节蔬菜水果区“日光温室大棚种反季节蔬菜的效益高,以种植反季节水果黄瓜为例,一季就可获利6000余元,一年种植三季可获利18000元以上,而管理一个温室大棚,平均每天仅需半个劳动力,这样的效益,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卫城镇大堰沟村杨世祥村长这样向记者介绍道。
卫城镇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示范区,是以“蔬菜合作社+专家大院+公司”的模式建设,引进了山东寿光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并结合本地实际,将大棚作抗风保湿增效改造,生产和推广增效日光温室大棚及反季节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实行订单农业。同时,聘请西昌学院的专家、教授来园区成立专家大院,为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由县委、县政府牵头为该村提供120万的贴息贷款,保障该产业发展初期的顺利进行,并批准村两委班子带头成立“盐源县原野蔬菜合作社”,县科技局采取给予每一个日光温室大棚补助500元的办法,调动当地群众修建日光温室的积极性。现已建成日光温室195个,正积极准备扩建达到500个日光温室大棚。通过实践,卫城镇实施日光温室是一条让农民真正致富快的好项目。
同时,卫城镇还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光热水土条件,
在中河村发展反季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