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当前,全球范围内ESG责任投资发展迅速,ESG理念正在成为全球市场投资的主流原则。本项课题创新性地构建了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评级对象的ESG评级指标体系,自2021年开始连续发布《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系列报告,以地方政府作为ESG评级对象,旨在通过ESG评估过程更好地引领地方可持续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场和投资主体共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23)》沿用2022年研究报告中构建的以地方政府为评级对象的ESG评级指标体系,对2016-2020年72个城市的ESG发展情况展开评价。同时,报告对核心经济指标与ESG表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项报告对中国不同区域的地方在2016-2020年ESG总体发展情况及异质化特征进行总结提炼,对于引领地方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可持续投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本报告首先总结了近年来中国ESG发展的整体情况与相关政策,并阐述了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场景。随后,本报告沿用2022年研究报告中构建的以地方政府为评级对象的ESG评级指标体系,对中国72个城市和30个省份2016-2020年的ESG总体表现情况进行了定量评级,对其环境、社会、治理维度的表现水平进行深度分析(城市ESG评级结果由低至高分为B、BB、BBB、A、AA、AAA六个等级),并对核心经济指标与ESG表现的相关关系开展了专项研究。在定量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地方政府推进ESG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2016-2020年72个城市的评级结果显示,第一,ESG整体表现在波动中上升,平均水平偏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获评AA级及以上的城市数量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由3个增加到11个。72个城市的ESG综合表现的平均水平偏好(A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杭州、深圳、广州和成都长期处于ESG领先水平。第二,地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表现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位于东部地区的城市评级平均达到A级,处于领先位置。而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陆城市的ESG综合表现则相对落后,两个地区的平均水平均为BBB级。第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ESG表现更加优异。72个城市中人均GDP(2020年)排在前50%的城市的ESG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A级及以上的级别中,人均GDP排在前50%的城市占比呈现明显优势,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优势呈现略微扩大趋势。本报告进一步对72个城市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的评级情况分别进行了展示和分析。
同时,本年度报告在2021年、2022年报告基础上对中国各省ESG表现评级进行了年度更新。研究发现,2020年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五省(直辖市)的ESG发展最好;而新疆面临发展瓶颈,ESG评级始终未得到明显提升,仅处于BB级。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东部地区ESG整体水平领先,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环境维度,各省(直辖市)实现飞跃性提升,AAA级省份(直辖市)数量显著增加。其中,湖北与重庆发展最好。同时,各地区发展情况较为均衡。社会维度,多数省份的评级结果与2019年保持一致,全国整体水平未有明显变化。其中,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天津在全国范围内保持处于领先水平,东部地区的整体发展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治理维度,全国整体水平稳步上升,BBB级及以上省份(直辖市)数量增加。东部地区整体水平较高,但地区内省份(直辖市)存在一定差距。西部地区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内省份(直辖市)基本仅处于BB级与B级。
报告进一步对核心经济指标与ESG表现的相关关系进行深度分析。第一,核心经济指标与ESG综合表现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人均GDP”与“ESG综合得分”间具有协同关系,“债务率”与“ESG综合得分”间具有制衡关系。第二,核心经济指标与ESG综合表现间的相关性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东部地区的核心经济指标与其ESG综合表现间的相关性最为明显。东部地区中,“人均GDP”与“ESG综合得分”间具有协同关系,“债务率”与“ESG综合得分”间具有制衡关系;而中部、西部地区中,只有中部地区的“人均GDP”与“ESG综合得分”间具有协同关系。第三,核心经济指标与ESG综合表现间的相关性未呈现明显时变特征,较为稳定。2016-2020年,“人均GDP”与“ESG综合得分”间一直保持着协同关系,“债务率”与“ESG综合得分”间一直保持着制衡关系。
最后,本项报告对当前中国ESG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总结。当前,中国ESG发展具备的主要优势包括政府关注、市场推动、国际标准要求、可持续发展需要;主要面临的风险挑战包括缺乏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ESG报告“漂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PPT.pptx
- 2021加油(气、氢)站分布式光伏项目实施技术规范.pdf VIP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性质练习题.docx VIP
- NB∕T 47013.5-2015_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pdf VIP
- 精品解析: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1).docx VIP
- 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docx VIP
- CQI-8-分层审核-中文版.pdf VIP
- 从优秀到卓越.pptx
- DLT5136-2012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pdf VIP
-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74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