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重点内容.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科学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 1、植物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根分为直根和须根。根的作用: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身体。茎的作用:运输水分和养料。2、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

3、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是空气重新变得新鲜,那污浊之气是二氧化碳。

4、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和土。

5、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

6、光合作用意义:要是没有光合作用,大气中便几乎没有氧气,没有植物和动物。

7、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与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只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又叫蒸腾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第二单元 8、动物运动特点:呈多样性。动物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食性与动物的身体结构有关。

9、鸭足:游禽类(水中)。鸡足:陆禽类(陆地)。鹰足:猛禽类(高山悬崖)。鹤足:涉禽类(沼泽地)

11、动物食性分类: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 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也就是吃肉的动物。)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 腐食动物(以腐败的动物植物为食物)

11、鱼身体外表特点:身体呈流线型、有鳃、鱼鳍、有侧线,鱼鳞,鳞片表面有黏液。

鱼的特点鱼鳃鱼鳞

鱼的特点

鱼鳃鱼鳞

鱼鳍

在水中生活作用

呼吸保护身体

划水

14、我国人民对鱼类的观察,认识和利用从春秋时代开始。春秋时代的大夫范蠡编著《养鱼经》,记述鲤鱼养殖技术。

15、哺乳动物:胎生的,靠吃奶长大的动物。

13、鱼的嘴一张一合实在呼吸。

16、羽毛作用: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体,保温,飞翔的功能。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毛状羽三种。

17、适合鸟类飞行特征:骨很轻是中空的,有翅膀,身体呈流线形。

动物名称大熊猫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

动物名称

大熊猫丹顶鹤中华鲟

金丝猴

特征

行动迟缓,视觉、听觉迟钝,哺乳动物,以竹为食,也吃肉,生活在温带地区大型涉禽,杂食动物,生活在沼泽地带,又称仙鹤

生活在长江流域,体大,鳞硬,被认为最古老的脊柱动物之一

毛色金黄,以嫩枝叶水果为食,行动敏捷,跳跃能力特别强

19、地球上动物不断减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动物不断减少,会导致物种灭绝,进而中断食物链,生态圈紊乱,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第三单元 21、声音大小叫音量。声音高低叫音调。

22、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橡皮筋在振动。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鼓面在振动。摩擦装水的杯子边缘,杯子发出声音,水面在振动。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23、在生活中怎样减少噪音:控制噪声源、在传播处控制、在入耳处控制。多栽树,不大声喊叫,保持安静。

24、生活中怎样隔音:在房子的门,窗,墙上加隔音材料。

第四单元 1、信息传递方式:信鸽、风筝、烽火台、信号旗、喇叭、写信、电报、电话、计算机。

2、信息传递史:第一次:距今10万年前,使用语言。第二次:公元前3500年,出现文字。第三次:公园1040年,使用活字印刷术。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广播的发明、普及和应用。第五次: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讯的推广。

3、第一台电报机: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第一台电话机:1892年。法国贝尔发明。

4、专用电话号码:医疗急救电话:120 火灾报警电话119

治安报警电话110 交通报警电话122

5、为什么说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手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都在急速增长,所以说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

第五单元

1、水开了,在科学上交沸腾。沸腾时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所以我们看到水里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

2、水烧开后温度不会上升。再加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杯盖里的小水珠是水蒸气变成的

3、自然界中水的凝结现象:云、雨、雾、露、雪。 自然界的结冰现象:霜、雪、冰、雾凇

4、水结冰条件:温度。低于0度为冰,高于0度为水,处于0度为冰水混合物。

5、雾的形成:近地面中的水蒸气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小水点,使空气混浊,视野模糊不清么从而形成雾。

6、霜的形成:与天气,云有关,在近地面的空气里形成。温度在0度以下,地表多余的水汽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就是霜。霜都出现在寒冷季节的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

7、水在自然界的形态:气态、液态、固态。

8、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变化:受冷,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受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9.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9、恐龙灭绝原因:小行星撞击地球,流行病,哺乳动物增加,气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