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docx

肾病科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

一、诊疗

(一)疾病诊疗

1.中医诊疗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上凡消渴病患者,出现泡沫尿(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眩晕(高血压)、肾功效损害,或伴有视瞻昏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部应考虑到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同时应注意排除淋证和肾风、肾水、支饮、心悸、眩晕等病证(泌尿系感染和多个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和心功效衰竭、高血压病)引发尿蛋白增高、肾功效损伤原因。

2.西医诊疗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颁发《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疗教授共识()》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颁布《CKD评定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诊疗依据:

(1)有明确糖尿病病史;

(2)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mg/mmol(30mg/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mg/24h(20ug/min)。因尿白蛋白排泄受影响原因较多,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最少2次超出临界值,而且排除影响原因如24h内猛烈运动、感染、发烧、充血性心力衰竭、显著高血糖、怀孕、显著高血压、尿路感染,可做出诊疗;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排除其它原因引发肾损害;

(5)eGFR(CKD-EPI公式)30mL/min/1.73m2。

※糖尿病肾病eGFR(CKD-EPI公式)30mL/min/1.73m2请遵照“慢肾衰”诊疗方案。

(二)证候诊疗

1.本虚证候:

(1)肺脾气虚:气短乏力,动则气促,自汗,易外感,纳差便溏。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2)脾肾气虚: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胖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肝肾阴虚:形体消瘦,潮热汗出,或盗汗,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目睛干涩,大便干结,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舌瘦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4)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大便溏泄,尿少浮肿,或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舌淡胖苔薄白或水滑,脉沉迟无力。

2.标实证候

(1)湿浊证:水肿,肢体困重,胸闷腹胀,便溏,呕恶纳呆,口腻味臊。舌淡胖苔白腻或浊腻,脉濡或缓。

(2)湿热证:胸脘烦闷,头重且沉,口苦口粘,纳呆泛恶,渴饮不多,大便粘滞,小便黄赤,灼热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血瘀证:痛有定处,夜间加重,肢体麻木、刺痛,或偏瘫,肌肤甲错,口唇紫暗。舌质黯淡或有瘀斑,舌下脉络色紫怒张,脉涩或结代。

(4)气滞证:急躁易怒,胸胁脘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部位移动、病情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口苦咽干,嗳气,善叹息,腹中痞块、聚散无常、得矢气则减,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

二、诊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本虚证候

(1)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肺

①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加减。可选择黄芪、白术、人参、山药、防风、白扁豆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②艾灸: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通常每个穴位10min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不致皮肤灼伤。可选择:肺俞、脾俞、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

③饮食疗法:可选择益气补虚、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黄芪、山药、白扁豆、瘦肉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2)脾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肾

①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可选择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精、山药、茯苓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②艾灸: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通常每个穴位10min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不致皮肤灼伤。可选择:肺俞、肾俞、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

③饮食疗法:可选择健脾益肾、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生黄芪、山药、黄精、枸杞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3)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①推荐方药: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可选择生地、沙参、当归、枸杞、

麦冬、山萸肉、山药、女贞子、旱莲草、丹皮、泽泻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

②艾灸: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通常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不致皮肤灼伤。可选择:肝俞、肾俞、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

③饮食疗法:可选择滋阴培元中药食疗调养,如沙参、枸杞、玉竹、黑木耳、银耳、百合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4)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①推荐方药:理中汤合右归丸加减。可选择党参、干姜、白术、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杜仲、菟丝子、鹿角胶、丹皮、泽泻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

②中药泡洗:选择温补肾阳中药随证加减

文档评论(0)

王水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前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