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docx

陶器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器: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这时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使用时,由一人转动轮盘,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烧制技术也有提高。扩大了窑室,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白陶用高岭土制造,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白陶上有的还有图案花纹。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们制造的。她们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作陶土,并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适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用盘筑法或分段衔接法做坯,小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塑而成。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土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垫托着内壁,细心地进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与光洁度。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绘彩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蘸上赤铁矿粉或氧化锰粉,在器皿上绘出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来。最后放在窑中去烧成。由于当时的窑室封闭得还不够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绝大部分呈红色或红褐色。因为烧制火候估计有1000℃左右,所以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的高。

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出现于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xīɑn)稻和粳(jīng)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应重点讲述水稻和粟的种植,因为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粟和蔬菜的遗物,以及当时饲养的家畜家禽种类,课文是用小字叙述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但不要求记忆。

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的普遍使用,标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此教师可适当多讲几句,并指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总结: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大汶口居民

距今时间发现地使用工具房屋结构

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

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