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课件——17-唐代青瓷与白瓷.pptxVIP

《中国陶瓷史》课件——17-唐代青瓷与白瓷.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青瓷与白瓷陶

·越窑青瓷特点·初时呈黄色,后青中含黄或青,釉质腴润匀净如玉,无纹片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线;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刻划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呈灰白,胎质细腻致密,胎壁较薄釉色装饰方法胎色

缥(意青白色)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

·越窑青瓷-秘色瓷·晚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诗人徐寅《贡余(姚)秘色茶盏》:巧剐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宋人曾慥《高斋漫录》云:吴越秘色瓷,越州烧造,为供奉之物,故云秘色。

·越窑青瓷-秘色瓷·这种神秘的瓷器,即便是明清两代的皇帝,也难以见到它的真容。乾隆皇帝曾经做诗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辰星看。1987年,14件秘色瓷在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

通高21.5厘米、口径2.2厘米。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藏。秘色瓷八棱净水瓶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为贡品之精华,晶莹润泽、如宁静湖面一样清澈翠碧的釉面令人心醉。

通体为五瓣葵口圈足状。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藏。秘色瓷碗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五代越窑台北故宫博物院·秘色瓷·

·邢窑白瓷·白瓷-类银似雪胎白色瓷土含铁量低于1%釉透明釉含铁量低于1%

烧成温度1300℃左右

这是件典型的贡瓷,高7.2厘米,口径15.7厘米,形呈扁圆状,颜色为乳白色,釉色洁白如雪,盖沿、胫部都有斜角,可以自然开合,底刻“盈”字,并有三个小支钉痕。制作规整秀巧,胎质细腻致密,极其坚硬,看得出当时瓷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叩之有金石声。是唐代邢窑的杰出之作。邢窑白釉“盈”盒·唐上海博物馆

唐代白瓷的经典作品,出土河南省郏县刘家渠,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白瓷灯台

故宫博物院。高13cm,口径7.4cm,足径6.1cm。罐口微撇,短颈,圆腹,腹以下渐收,平底。底无釉。胎、釉洁白细腻。邢窑白釉罐·唐

高7cm,口径8.1cm,足径3.8cm。此碗唇口,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质白润莹厚。瓷碗是古代瓷业生产的大宗产品,汉代始见,魏晋流行,唐以后大量生产。玉璧底碗始出现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当时的南北方瓷窑中普遍烧制,外国的很多古城、古遗址中也出土有中国出品的玉璧底碗。邢窑白釉碗·唐

故宫博物院壶提包式邢窑白釉罐·唐

邢窑白釉壶·执壶·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根据唐人记载,它的正式名称应作注子。

谢谢观看陶

文档评论(0)

青柠职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业10年,专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