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基层医院中药培训课件
目录contents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中药调剂与煎服方法基层医院中药服务与管理
01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的起源自古以来,人们发现并使用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治疗疾病,逐渐形成了中药的雏形。中药的发展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中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药的现代化近年来,中药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中药材质量控制、中药制剂工艺改进以及中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深入等。
根据药物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特点,中药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外用药等。中药的分类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中药还具有来源广泛、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中药的特点中药的分类与特点
中药的性味中药的性味是指药物的性质和滋味,包括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的性味决定了药物的作用方向和力度。中药的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通过了解中药的归经,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中药的性味归经
02中药炮制与制剂
VS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等。中药炮制的方法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等。净制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切制是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一定的规格,适应医疗、调配、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炮炙是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对经净制、切制后的药物进行的特定处理,包括炒、炙、煅、蒸、煮、燀等方法。中药炮制的目的中药炮制的目的与方法
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露剂、锭剂、胶剂、茶剂、药线等。中药制剂的种类以复方为主,组成成分复杂;制备工艺独特,技术性强;疗效确切,应用广泛;质量可控性有待提高。中药制剂的特点中药制剂的种类与特点
提取根据原料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等,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浓缩与干燥将提取物浓缩至一定浓度,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浸膏或干粉。包装与贮藏将制成的中药制剂进行包装处理,并按照规定条件进行贮藏和保管。原料处理包括净选、切制、炮炙等步骤,使原料符合制剂要求。分离与纯化通过沉淀、滤过、浓缩等步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提取物。制剂成型将干浸膏或干粉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均匀后,按照制剂要求进行成型处理,如制丸、制散、制膏等。010203040506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03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
03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同一中药在不同剂量或不同机体状态下可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如黄连素小剂量可兴奋心脏,大剂量则可抑制心脏。01中药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如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黄连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等。02中药对机体的间接作用通过调整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人参、黄芪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解表药清热药祛湿药补益药常见中药的临床应麻黄、桂枝等,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如金银花、连翘等,用于热毒疮疡、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如茯苓、薏苡仁等,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如人参、黄芪等,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服中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妊娠用药禁忌禁用药物如三棱、莪术、水蛭等;慎用药物如桃仁、红花、牛膝等。中药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04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
中药鉴定的方法与技巧基原鉴定通过观察中药原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形态、生长环境等特征,确定其基原。性状鉴定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对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判断其真伪优劣。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等微观特征,进行真伪鉴别。理化鉴定运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中药所含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真伪和质量优劣。
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与指标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确保中药使用安全。主要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