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42卷第4期高原气象Vol.42No.4
2023年8月PLATEAUMETEOROLOGYAugust,2023
李玲萍,王博,李天江,等,2023.河西走廊夏季旱涝和典型暴雨的水汽特征[J].高原气象,42(4):923-933.LILingping,WANGBo,LITianjiang,etal,2023.WaterVaporCharacteristicsofSummerDroughtandFloodandTypicalRainstorminHexiCorridor[J].PlateauMeteorology,42(4):923-933.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2.00058.
河西走廊夏季旱涝和典型暴雨的水汽特征
李玲萍1,王博2,李天江1,李晓京1
(1.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甘肃武威733000;
2.甘肃省古浪县气象局,甘肃古浪733100)
摘要:水汽源地和输送路径是影响我国河西地区旱涝模态的主要因素,也是该地区暴雨预报需要考虑的关键因子。本文利用1979-2018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河西走廊夏季不同环流形势典型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差异以及与旱涝年水汽输送气候平均态的不同。结果表明:(1)夏季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整层水汽通量表明该区总体均呈现略偏干趋势走向,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4·(10a)-1和-5.7kg·(m·s)-1·(10a)-1。(2)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为西北方(北冰洋)和西方(黑海和里海),其中旱年来自西北方,水汽通量50kg·(m·s)-1;涝年来自西方,水汽通量为50~100kg·(m·s)-1;旱涝年各边界水汽输入主要来自西边界和北边界,区域水汽收支都为净流出。(3)两次暴雨过程均存在西路水汽输送,这和夏季涝年气候平均态一致,但还需中低层其他路径的水汽补充汇合并形成强的水汽通量辐合,区域水汽收支为净流入,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低槽型暴雨水汽主要来自西路的里海、黑海,南路的南海和西南路的孟加拉湾,水汽通量最大中心达100~150kg·(m·s)-1,水汽输入主要来自南边界和西边界;河套异常高压型暴雨水汽来自东路的黄海、西路的里海和黑海、西南路的孟加拉湾,异常偏东气流将三路水汽接力式地输送到暴雨区,水汽通量最大中心达250~300kg·(m·s)-1,水汽输入主要来东边界和南边界。
关键词:河西走廊;旱涝;暴雨;水汽输送;水汽净收支
文章编号:1000-0534(2023)04-0923-11中图分类号:P426文献标识码:A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2.00058
1引言
降水是影响环境和自然过程的重要气候因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的主要来源,其时空分布变化对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KarlandEasterling,1999;Ranaetal,2012)。水汽是成云致雨的物质条件(伊兰和陶诗言,1997),海洋水汽、陆地水汽等水平传输水汽和垂直再循环水汽混合而成陆地降水水汽(Dominguezetal,2015),特定区域内降水的水汽来源一是区域外形成并通过平流传输携带到本地的水汽(外来水汽),二是该区域内部经地表蒸散发形成的水汽(再循环水汽)(Froehlichetal,2008),再循环水汽在大
气水汽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极易引发干旱或洪涝,例如美国1993年7月洪涝灾害发生时海洋水汽来源增加,而1998年干旱发生时水汽再循环率达到最大值(DirmeyerandBrubaker,1999);加拿大干旱区、正常降水区与洪涝区的水汽再循环率存在明显的差别,表明再循环水汽是影响本地夏季干燥、正常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