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VIP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举凡事关国之安危、迁都改邑、推选冢宰重臣等重大决策,均须由小司寇征询国人意见。西周的基层官吏乡大夫亦掌有“大询于众庶,则各帅其乡之众寡,而致于朝”之职责。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基层政权实行自治 B.儒家德治理念盛行

C.保留原始民主传统 D.监督机制较为健全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可知,在西周的国家大政方针和基层治理中,都体现出尊重公众意见的做法,这反映了原始民主的遗风,C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对民众意见的重视,未涉及基层自治,排除A项;儒家产生于春秋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西周原始民主的传统,未涉及监督机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墨子》中记载:“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阻。”《荀子》中记载:“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据此可知,两者()

A.反对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 B.代表下层平民阶层

C.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D.政治主张逐渐趋同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可知,墨子主张任用贤人,据材料“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可知,荀子主张任用贤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和荀子都反对世卿世禄制的贵族政治,主张任用贤人,体现了反对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墨子和荀子都主张任用贤人,仅通过任用贤人不能得知其代表的哪个阶层,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生任用贤人,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仅通过任用贤人一点不能判断荀子和墨子的政治主张走向相同,D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据学者研究,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即本县盐官不能任用本郡本县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可考的盐官莫不如此。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所记载的盐官长、盐官丞,都不是东海本郡人。汉代此举主要是基于()

A.王国势力恶性膨胀 B.强化中央集权需要

C.完善察举征辟制度 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主要是因为盐官握有经济实权,不能让本地人掌握经济大权,否则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材料所述措施是基于强化中央集权需要,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排除A项;察举征辟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材料与察举征辟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家诫”“家训”数量可观,南北各地皆有,据文献可考的至少有80余篇(部)。著名的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嵇康的《家诫》、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等。这一时期家训的发展()

A.是律令儒家化的直接结果 B.与当时兴盛的门阀制度有关

C.体现了乡约与法律的合流 D.体现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家诫’‘家训’数量可观,南北各地皆有,据文献可考的至少有80余篇(部)。”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观念强化,门阀制度兴盛,在讲究宗族血缘关系的封建时代,族谱是大家族维系其发展和存续的客观证据,家训就是其能够保证阶级属性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力,B项正确;所谓律令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