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天然气工程讲义
第一章??绪????论
提示?不要忘记过去,还要了解现在和洞察未来。中国有着悠久的光辉的天然气开采、利用史。要看到我国勤劳勇敢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不要妄自菲薄。
在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要重视科学地处理好速度、规模、效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切忌浮躁。要走科技发展之路,提高气田开发总体效益和水平。石油、天然气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要珍惜,要节约。
本门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的必修课,具综合性、多学科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要牢固树立气田开发、开采的政治观念、地质观念、工程观念、系统观念、环保观念和经济观念。
第一节??我国天然气开采简史
?
一、古代天然气开采简史
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兴起只是近百年的事。我们勤劳勇敢的人民,在天然气开采和利用上有着伟大的成就,四川是世界上产气最早的地区之一,比欧洲用煤气点灯的最早国家——英国(1787年)要早十几个世纪。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战国时期秦朝(公元前250年),我国劳动人民已在四川用与近代顿钻原理相仿的冲击钻法开凿盐井。公元前11-8世纪,西周初年《易经》中有“泽中有火”记载,反映气藏天然气燃烧现象。“火井”是中国古代先民给天然气井的形象命名。“火井”的记载始于《汉书·郊祀志》,即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今陕西神木县和榆林县间)。
西汉文学家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在《蜀都赋》中对奇特的“火井”有过赞美。
在汉、晋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发现并利用了天然气。公元301年,西晋左思所作“蜀都赋”中有这样的诗句:“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是描写公元347年前秦汉以来四川用天然气熬盐情况的史书,其中写有:“临邛县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火井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这段文字就是汉末晋初在四川盆地采气熬盐的历史见证。
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宋朝,庆历年间,“卓筒井”出现了,它是我国钻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卓筒井是下有竹筒套管的小井眼井。自此以后,所钻井深已达230m。
明朝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珍贵的史书,它给我们留下了打盐井、火井(即气井)和用气熬盐的图画,美国的“采气工程手册”还引用了它。
道光15年(公元1835年),我国钻井已突破千米大关,而美国在1859年才钻了一口21.69米的井。那年,在自流井构造顶部嘉陵江?层中,磨子井(深达1200m)发生强烈井喷。从公元1700年以来,在自贡地区2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据不完全统计,钻井11000口以上,其中采气50年以上的气井就有30多口。
我国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智慧,他们对四川三迭系嘉陵江灰岩地层缝洞早有很好的认识,他们说:“水和火都是从缝里出来的,要找水和火就要找缝”。我们的祖先还发展了一套井下工具:如:有了解井下情况的打印工具——泥娃儿,有作为井口测试或放空的“瓶塞子”,“通天枧”;有堵水和补井壁(称补腔)的工艺技术;有能做到边钻边采、边捞水边采气的井口装置——“康盆”,有高达百米的高耸入云的木制井架……,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列强的入侵和政府的腐败,使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百年来处于落后状态。
二、近代天然气开采简史
1878年,清政府在台湾苗栗设矿油局,中国近代第一个石油工业官办机构由此诞生,并于1904年在台湾发现了天然气田。
20世纪初,国内外地质勘探家对四川天然气资源作了大量调查、考察工作,赵卫曾、黄汉清、谭锡畴、李春昱、潘钟祥和谢家荣等进行了四川盆地的区域调查和油气调查。外国人有:德国的李希霍芬(1866年)、法国的何本丹(1903-1906)和罗赏德(1911年)、美国劳德伯克(1915年)、日本的野田势次郎和小林仪次郎(1911-1916)、瑞士的古力齐(1920年)和哈安姆(1929-1931)等。
1936年国民党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建立了四川石油勘探处,1937年10月用德制旋转钻机,在巴1井开钻,于1110m处日测试气量1.415×104m3/d。1943年12月又在隆昌圣灯山钻成一口高产气井——隆2井,于井深844.97m处测试,日产气14×104m3/d。到1949年止,在四个构造上开钻了6口井,完钻5口,累计钻井进尺6028m,获气井2口,探明天然气储量3.85×108m3,产气3593.6×104m3。当时,全国投入开发的气田有四川自流井、重庆石油沟、隆昌圣灯山和台湾锦水、竹东、牛山和六重溪等七个气田,累计产气11.7×108m3,1949年产气1650×104m3。
三、新中国天然气开采简史
1、天然气工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