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魏晋南北朝的宗教建筑
-2目录CONTENTS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1各建筑类型分析2魏晋南北朝建筑实例3
10/15/202331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历史背景由于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从整体上来说,该时期的建筑活动是处于汉唐之间的一个低谷时期,但在艰难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时期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文化思想交汇活跃,特别是佛教,道教的风行促进了各类宗教建筑的涌现,同时,在继承秦汉建筑的基础上,吸收印度和西域的艺术元素,丰富了建筑内容,为今后的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佛教的影响佛教在汉代就传入了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寺庙和佛塔被大量兴建,据载北朝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有1367座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500余所,同时还效仿印度佛教僧侣生活习俗,在山崖上开凿洞窟,雕造佛像和绘制精美的壁画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分布于华北,西北的大型石窟均开创于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石窟的布局和外观因地域差别而有所不同,从发展看经历了从繁到简,从外来化到本土化的转变。这些石窟中保存下来的历代雕刻与绘画是我国宝贵的古代艺术珍品,其中表现的建筑形象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的重要资料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功德活动舍宅为寺汉未至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风气大盛,士族,富商将自己的家宅捐为佛寺,这种风尚叫做舍宅为寺,这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舍宅为寺是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的形式,返种类型的佛寺,决定了寺庙住宅化的空间布局,也是佛教建筑中国化的重要诱因之一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平等寺原为广平武穆王怀的舍宅为寺光宅寺为天后之梳法堂之舍宅为寺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静域寺为太穆皇后的住宅为寺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园林艺术园林艺术在秦汉主要还是以华美壮观的皇家园林为主,追求自然意境者不多见而到了南北朝,贵族住宅受到旷达风流思想的影响,常增加园林部分。院中叠石造山,引水开涧,配以飞梁重阁,力求创造朴树超脱的意境,开私家文人园林之先河,同时文人雅士厌烦战争,言谈玩世。寄情山水,风雅自居,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把自然式风景山水缩写于自己的私家园林中。自然山水园林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南朝陵墓南朝陵墓是这一时期建筑的突出成就,在今南京江宁一带,共有各朝帝陵20余座。各陵一般都起坟,前有神道,道旁列石兽、墓表和石碑等。其中梁萧景墓的石辟邪,高、长均在3米以上,重10余吨,雄猛生动,浑厚凝重。南朝陵墓的石雕,是中国雕刻史上光辉的一页,其造型设计和雕刻手法在汉代雕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由粗简向精湛发展,超脱出了汉代石雕古朴、粗略的技法,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都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10/15/2023142各建筑类型分析
各建筑类型分析佛塔伴随着南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的兴盛:佛塔成为新出现的建筑样式它实质上是印度佛塔与中国楼阁建筑的结合体:佛塔起源于印度,古印度佛塔类似于坟包(例如:印度桑奇阿育王塔)并初步形成了楼阁式塔与密檐式塔两大结构形式:按形制分类
各建筑类型分析
各建筑类型分析中国佛塔建筑的形成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多层木构,到了此时期,印度佛塔传入后,与中国的多层木构技进行融合,产生了中国的佛塔建筑,(早期为木构楼阁式塔)印度的窣堵坡则缩小变为中国式佛塔的塔刹部分,塔刹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小的覆钵式塔。虽然塔刹演变为很多种,但都可以看到印度窣堵坡的影子
各建筑类型分析佛塔构成佛塔大致划分为:基座、塔身、塔刹。对于密檐塔,塔身之上是数层密檐,然后是塔刹此时期佛塔的类型
各建筑类型分析按材料分:木塔、砖塔、石塔对于此时期的木构的塔都已不存,因最早的木构建筑现存的是唐代的几个(最早南禅寺大殿)。对于佛塔的遗存,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时期的登封嵩岳寺塔,当然也是最早的密檐塔。其塔身下段平面十二边形也为现存孤例
各建筑类型分析佛寺中心塔院型即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的庭院平面,因此虽然单体建筑佛塔已经转为中国式样,但其宗教仪式还是采用印度的绕塔礼拜的形式,所以对于佛寺建筑群的布局,此时期还未形成中国式样典例:东汉洛阳白马寺(最早的佛教建筑,见于史籍)、笮融在徐州建的浮屠寺、北魏洛阳永宁寺等
各建筑类型分析宅院型随着佛教的发展,北魏出现了舍宅为寺,即一些王公贵族为积累功德,将宅院捐舍出来改建作为佛寺,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宅院格局,早期的中心塔院型格局逐渐淘汰,因此,佛塔的地位也逐渐淡化退居次要地位,有的另外会建塔院,佛殿逐渐成为佛寺中的最主要建筑。宗教建筑在整个中国建筑历史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典例:北魏洛阳建中寺宅院型佛寺已经具有中国特色,以后的佛寺都是按照这条线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