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芭蕉布制作技艺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族芭蕉布制作技艺初探

摘要:芭蕉布是海南黎族的传统纺织服饰之一,是以芭蕉纤维为原材料、经加工处理而成的植物纤维服饰。芭蕉布是黎族先民对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现实写照。文章试图对历史上兴起的以芭蕉纤维纺织成布的现象作一番梳理和考察,通过简述海南黎族的芭蕉布纺织工艺,彰显黎族人民巧夺天工的织布工艺水平,同时对芭蕉布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黎族;芭蕉布;植物纤维服饰

芭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暖热气候,不甚耐寒,且耐旱忌水涝,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海南作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的热带海岛,特殊的地理环境正好满足芭蕉所需的生长条件。芭蕉属植物在发展中逐渐适应环境,在叶鞘内进化出的韧皮纤维形成植物筋脉,假茎经过加工可以提取出纤维用来织布。芭蕉纤维从芭蕉茎中提取,是天然植物纤维。其纤维拉力强度较大,且耐浸泡、摩擦。在取丝的过程中经过浸泡、揉捏的芭蕉纤维始终不易断裂,是理想的植物纤维织物材料。

1历史悠久的芭蕉布文化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有“蕉,生枲也”[1]。“枲”是麻类植物的纤维;“蕉”,就是植物的纤维,可以织布。说明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蕉类植物富含纤维,并利用芭蕉纤维进行织布。东汉杨孚《异物志》中描述,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高温脱胶的技术,即通过熬煮芭蕉茎,以获取芭蕉纤维用于纺布。“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镬而煮之为丝,可纺绩,女工以为絺绤,今交趾葛也。”《异物志》中关于以蕉丝为絺绤的记载,可以从众多古籍中得到印证。如吴·万震《南州异物志》载:“甘蕉,其茎如芋,取以灰练之,可以纺织。”晋郭义恭《广志》:“芭蕉,其茎解散如丝,织以为葛,谓之蕉葛。虽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葛色。”晋左思《吴都赋》(见《昭明文选》卷五)云:“蕉葛升越,弱于罗纨。”[2]其中,万震《南州异物志》“取以灰练之”,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发明出使用草木灰浸煮的碱性脱胶技术。因为芭蕉茎含有丰富的植物胶质成分,砍取芭蕉茎时候会有大量的粘液流出。这些含有黏性的胶质成分残留在芭蕉纤维中,易使纤维的渗透性变差,不利于提取干净的芭蕉纤维,也不利于进行下一步的布料染色。因此,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可改善织物的物理性能,方便去除芭蕉茎上残留的杂质。在屈大均《广东新语》中也提到制作芭蕉布的方法,尤其是利用草木灰水加快剖离芭蕉纤维的过程。“以蕉身熟踏之。煮以纯灰水,漂僻令干,乃绩为布。本蕉也而日蕉麻。以其为用如麻。故葛亦日葛麻也。”

2黎族芭蕉布的制作工艺

黎族人们善于利用当地的自然物产资源,在开发植物纤维作为服饰布料上经验丰富。至秦汉时期,黎族先民棉麻纺织技术已有一定的发展。黎族先民利用生长在海南岛上的木棉、草棉和各类野麻为原料,纺制棉纱麻纱,并通过自己创造的原始踞腰织机,织造出质地良好的各种织锦和布料[3]。

地处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常年气候高湿高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劳作中更需要透气凉爽的服装布料。而用芭蕉纤维织出来的布料,布料经纬较为稀疏,可形成透气的孔眼,吸汗透气、散热的性能良好。此外,芭蕉布纯粹由植物纤维制作而成,并且以植物茎、叶作为染色原材料进行上色,是一种具有良好环保和绿色生态的纺织材料。通常黎族制作芭蕉布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2.1浸煮芭蕉芯

制作芭蕉布需选取山上野生的芭蕉树,将芭蕉树的茎砍下取丝。将芭蕉茎砍成150~200厘米长的芭蕉芯,这个长度拉起丝来比较方便。剥去芭蕉茎外层的表皮,将芭蕉茎洗干净,去除芭蕉多余粘液。并在水中用木棒拍打芭蕉茎以除渣祛汁,去除芭蕉茎上的多余粘液。由于海南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雪,所以全年都可以砍取芭蕉茎取丝。

想要获取柔软纤细的芭蕉纤维,还需在砍取芭蕉茎前配置泡渍芭蕉芯的药水。药水配置过程是将木头烧成灰溶解入清水中,也就是草木灰水。使用含有碱性的草木灰水浸煮芭蕉茎,能够渗透芭蕉茎的纤维,使其分离得更加松散,更利于分层,进一步去除一部分芭蕉茎的残留粘液和胶质,改善芭蕉纤维柔软度,在化学脱胶的同时还能对芭蕉纤维进行漂白。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芭蕉纤维进行纺织。砍取的芭蕉茎要在加入草木灰的水中浸煮约3个小时,放置冷却后在草木灰水中泡置半个月,若遇阴雨天则要浸泡更长时间。在浸泡芭蕉茎的这段时间,要不停地换水以防其发生腐臭。

2.2捻丝成线

芭蕉芯泡置半个月后,药水呈泛黄状态,芭蕉丝呈现松散状态且颜色为黄褐色,则可以进行取丝步骤。此时的芭蕉芯纤维松散,用竹片轻轻地扒开就会分层,芭蕉丝质地松散、纤细。把草木灰水中提取出来的芭蕉纤维放置在阴凉地方,将其纤维一缕一缕地抽离出来,使其分开不易发生缠绕。绩纱时,制作芭蕉布的妇女会坐在小板凳上,将芭蕉丝一头挂在织布机上段,另外一头用手捆成一团。用竹片刮皮条轻轻地分离出蕉丝纤维,缕出丝条以备绩纱使用。分离纤维的时候一手拿着一根小竹片缠绕一缕芭蕉丝,另一只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