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人教版必修二).pdfVIP

10-11学年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人教版必修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2)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技的进

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

事业的发展取

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发展”的结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些内容

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

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想来大家肯定对中唐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非常熟悉,那么谁来给大

家吟诵一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传

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

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

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

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

么问题呢?——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进步

所谓的交通工具是指人类利用外物制造器械,让自己架乘或者运输物品的器械;从原

始人类借助一般漂浮的木头,顺流而下开始,至今千万年来,交通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起了巨大的变化;

1、古代的交通工具

1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

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2西周初期,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

送越棠氏使臣回国;3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即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指南车是古代一种指示方向的

车辆,也是古代帝王出门时,作为仪仗的车辆之一,以显示皇权的威武与豪华;还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交通工具,那么,古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

真正的交通工具出现于1814年,当时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

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

公里;

(1)种类:

①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②北方多旱路:以乘坐马车为主;③平民百姓外出:

步行;

(2)特征:因地而异、

2、近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业:

(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

标志;

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

1)在“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宝成铁路;

2)“二五”期间(1958~1962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

路;

3)到“九五”(1996~2000年)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

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