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训诂学学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诂学笔记

一、训诂和训诂学

1、训诂:?训,解释疏通;诂,古代的语言。和而言之,就是将古代的话加以解释,使之明白晓畅。

按:?训,训释;诂,训释。二字同义连用。

2、训诂学:综合整理使训诂知识由零星而变得富有条理性、系统性。郭在贻先生加上独创性和实用性。

二、训诂学的内容

1、释词解句

?释词,这是训诂学的中心内容。

?解句,语法分析

?修辞分析

辨析古书异例:倒省变复

?倒文,包括倒字、倒句、倒序。如,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

?省文,承上、蒙下、语急

?复文,同义字复用(哀思、抚有)、偏义复词(得失、车马)、复句

=4\*GB3④变文,连类而及、用字错综、变换虚字等

按:偏义复词,词耳;连类而及,事也。

训诂学的作用

指导语文教学

指导古籍整理

指导辞书编纂

训诂学条例方式方法

条例:形训(说文多用此法)、声训(释名多用此法)、义训(尔雅多用此法)

方式:推原、义界、互训

术语

读破:?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区别词性或意义,主要是改变声调,多数是把非去声字改读为去声字。如好、王。

?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某些假借字。

方法

?据古训

?破假借

?辩字形

=4\*GB3④考异文

=5\*GB3⑤通语法

=6\*GB3⑥审文例

=7\*GB3⑦因声求义

=8\*GB3⑧探求语源

按:几类方法或不相独立。

训诂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观点:

?历史的观点,王力先生指出,我们研究语义要有历史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语义,都应该研究它在何时产生,何时死亡。

?辩证的观点,训诂学与音韵学、文字学、语法修辞学都有关系,尤其是与音韵学关系密切,如戴震“古训音声,相为表里”,王念孙“训诂之旨,本乎声音”。

?唯物的观点,重视语言的社会性,切忌随心所欲的解释词语。

态度:

?务平实,忌好奇,哗众取宠,浮夸浅燥均不可取。

?重证据,戒臆断,乾嘉学者

?宁阙疑,勿强解

常见的几种弊病

?望文生训,诗经:终风且暴。毛传,终日风为终风。猛安谋克

?増字为训,前人称为增字解经。

?误解连绵词:狼狈条。

=4\*GB3④误解俗语词

=5\*GB3⑤误解虚词,为字。

俗语词研究

俗语词研究的意义

?俗语词的研究诗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环节:在汉语史的研究中,词汇史的研究是最薄弱的,而关于俗语词的研究又几乎是零。无视这些俗语词,就不能认识汉语词汇的全貌。

?俗语词的研究有助于古籍校勘整理:未季、未委与未知

B、俗语词研究的现状

方言、通俗文、诗词曲语汇释、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C、俗语词研究的方法:归纳、比较、推勘

?审辨字形

?比类综合:把统一词语出现的句子放在一起、把统一类型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根据对文以求同义词或者反义词

=4\*GB3④根据异文以求同义词或者反义词:杜甫“平明跨驴出,未委适谁门”,未委有作未知者。

=5\*GB3⑤即音求义

=6\*GB3⑥探求语源

=7\*GB3⑦方言佐证

D、研究展望

?继续编著各种俗语词专书

?介绍和整理历代俗语词著作

?编纂断代性质的俗语词词典

=4\*GB3④编著俗语词研究概论

训诂学史

文档评论(0)

人間有味是清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