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训练(含答案).docxVIP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

古代词阅读鉴赏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题许道宁画①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永平①

顾炎武

流落天涯意自如,孤踪终与世情疏。

冯欢原不曾弹铗②,关令安能强著书?

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

从兹一览神州去,万里徜徉兴有余。

注①顺治十四年春,诗人自昆山启行北上,第二年秋,从北京到达永平,这首诗就是当时的感事之作,此时,南明已亡。②冯欢弹铗:即冯谖弹铗。铗,剑柄。谓处境窘困而又欲有所干求。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摹写出作者在报国无门、羁旅天涯的境遇下达观自如的情态,而“孤踪”一词,融自叹与自赏于一体,毫无身世浮沉之感。

B.颔联化用“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典故,以冯谖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期待为君所用,却怀才不遇,不甘终老林下的忠君报国之心。

C.诗歌“一览神州去”与“天涯意自如”,“万里”与“孤踪”相照应,不仅在结构上首尾圆合,而且情感表达上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D.这首七律,基调昂扬向上,充溢着诗人顾炎武的傲岸不群,耿介旷达之气,毫无悲戚之态,有极强的感染力。读后令人振奋。

2.后人对顾炎武的诗有“一首诗歌一字金”的评语,联系全诗,赏析“滦河秋雁独飞初”的妙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南朝古诗,完成第1~2题。

酬周参军

吴均①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

沉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注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开门见山,向友人诉说悒郁的心情,“忧人”起居颠倒,怅而无欢,无事可做,只得倚门远望。

B.“江南霜雪重”是泛说秋冬以来的天气,下句诗人自比司马相如,天寒衣单,隐含着无限的辛酸与不平。

C.诗人写望远时所见的景色有云景与雨景,云“沉”有质重感,雨“细”有迷蒙感,的确是宛然如画。

D.全篇以忧怀开端,以琴酒收结,诗人并没有在艰难困苦中哀伤不已,而是表现出豁达超然的态度。

2.“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两句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句,写出了送别的季节为初秋,点明当时自然环境是天气微凉,其中“嫩”字,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B.“春蚕食叶”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应考的人们奋笔疾书的声音,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

C.“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写出廓之在成功之后,嘲笑世间的举子正在为功名而奔波的情景。

D.虽是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

2.本词多处运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请举出三例,并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①诗

韩淲②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③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④。

从来野色供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