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2

金秋十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集团的组织下“走进红旗渠,

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

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

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

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

“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

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向上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新林

州。

此次参观红旗渠,通过认真的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使我感受深刻:

一、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

迹”。在资金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设备差,林县人没有被困难

吓到,没有向大山屈服,发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

们应该学习那种攻克困难,解决困难的韧劲,应该把这种韧劲溶入到

工作和生活中。

二、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吃苦精神、无私奉献”。

当听到施工民工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6两粮,为了填饱肚子

挖野菜充饥,甚至下河捞水草,这种吃苦的精神令人感慨万千。红旗

渠的建设者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险在红旗渠修建过

程中,牺牲人数就达80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

三、传承红旗渠精神。在当前社会中人民生活和物质都比较富有,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浮躁,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加强学

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不断把“红旗渠”精

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恒信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3

坚定的信念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理念,无论多么困难,走一走

革命老路,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会,走进红旗渠,这里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都在昭示革命先辈的不易。

红旗渠原来是一块旱地,因为地处太行山的腹地而导致了山多水

少,为了将这一块儿发展起来,开山引水,修建水库,与天斗,将山

河重新归位。这就是一种大无畏精神吧,面对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在

不伤害自然的条件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锤一锹,甚至是用自己的双

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经过数年的剑客

奋斗们终于引流成功,解决了这块干旱地区的用水难题。

其实,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我们现在身处在什么样的环

境,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吃苦耐劳,奋勇拼搏,这种精神是丢不了

的。只有秉持着这种信念,才能让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遇到瓶

颈的时候,不为艰难,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不

放弃。

现在的网民物质生活提高了,可能不能体会当初建设的艰辛,但

是重走红旗渠,你可以看到这些时代的见证,听讲述者讲述过去奋斗

建设上的奇迹。

正直青年大学习之际,我们年轻的一辈在新时代又该如何谱写新

的篇章!红旗渠有一处青年洞,这是最典型的代表,是300多名青年

男女通过自己的汗水和献血一点点开凿出来的。不忘革命老前辈。大

地用风貌来铭记,而我们要用精神来传承。

我们处在美好的时代,这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个物质的时

代,如何在物质的激荡里面保持着初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与同志们团结合作、互相学习,更不要忘记始

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信念,不断完善自我,勇于创新,让红旗渠精神

萦绕在心头!

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4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机器艰难的条件下,从

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站在渠边,看着滚滚的渠水向前流淌着,

仿佛像是在诉说着当年修建时的悠悠历史。顺着渠水就来到青年洞景

点,青年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

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当年青年们面对这样的艰难困境,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

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故命名为“青年洞”。抬头看着赫然醒目的郭

沫若题词“青年洞”,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挥汗如雨搬

立誓立行,励志向前。拥护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严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站

在青年洞下,自豪地抬头挺胸,声声的誓词喊出了我们对于党的真真

热爱和深深感情。

工地上的工作质量要求高,红旗渠五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处漏水

的地方,在当时没有工具、没有资金、没有粮食的年代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