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pdf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课《我爱这土地》

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

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

爱这土地》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我爱这土地》课文原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

-1-

3.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朗诵、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先做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喜欢读

诗歌的请举手。(调查后继续导入新课),其实,诗歌是最古

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她是文学女神

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

学趣味,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

及其它种类的文学。”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读诗使人聪

慧。”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经历一次神奇而激动人心的

诗歌之旅。这一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一首诗《我爱这

土地》先来感受一下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此项内容为上课前布置,或课下通过课

代表布置给同学)。

-2-

通过查阅资料(网络、图书等)了解生平和本诗的写作

背景。

(2)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检查预习作业。

老师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1)生平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

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

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

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

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

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

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

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

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

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

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

《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

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

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

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3-

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

《海岬上》。1957

文档评论(0)

yaning5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