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说木叶》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第三单元《说木叶》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习任务

1、观找出第二段中所涉及的观句,分析作者想观明什么观象。

2、品味观句“秋月照观岭,寒观观高木”和“高观多悲观,海水观其波”,比观观中“高木”与“高观”的不同意味。

3、品味探观观句“观观兮秋观,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观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4、“木”有什么观的观观特征,观何会有观两个观观特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落木”是什么意思?

——树叶

为什么不用“树叶”或“落叶”?

填一填

——林庚

说“木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

出现的重点词语。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走近作者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而“木叶”却发展到了“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一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初读文章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

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分析问题(4—6)

总结全文(7)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发现问题(1—3)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再读思考

全文思路

以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提出“

木叶”是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找出第二段涉及的诗句,分析作者想说明什么现

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

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无人过问。

课文是怎么来引出话题的?

精读探究

“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

关键点在哪里?

秋风叶落的

精读探究

季节

品味诗句“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并分析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精读探究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空阔)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饱满)

“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作用:说明“木”与“树”的不同,提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品味诗句“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并分析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精读探究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

“树叶”与“木叶”的意味的不同之处(第五段)

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

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作者除了论述“木”的质地的暗示性外,还论说了“

木”的哪一方面的暗示性?

精读探究

根据“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