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养殖尾水高效处理与水循环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_NormalPdf.docxVIP

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养殖尾水高效处理与水循环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_NormalPdf.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4卷第5期海洋与湖沼Vol.54,No.5

2023年9月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Sep.,2023

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养殖尾水高效处理与水循环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行江兴龙①王泽旭刘勇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通过构建由组合三维电极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生物膜反应池、臭氧紫外线杀灭微生物池等组成的养殖尾水高效处理系统,应用于工厂化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养殖尾水的集约化高效净水处理,并对系统的排放水循环利用于美洲鳗鲡的精养殖。经140d的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日平均处理养殖尾水3000m3,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2h,经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总磷浓度为(0.140±0.020)mg/L、总氮浓度为(0.671±0.114)mg/L、氨氮浓度为(0.104±0.050)mg/L、高锰酸盐指数为(2.81±0.44)mg/L,pH为(6.22±0.18)。系统出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系统出水循环利用于美洲鳗鲡精养殖(处理组)的平均单产55.5kg/m3,较工厂化美洲鳗鲡养殖模式(对照组)提高52.5%;处理组的结束尾重、存活率、增重倍数和特定生长率分别高于对照组44.9%、5%、64.8%和37.5%,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15.7%。该系统具有水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良好、成本低、节约水资源、环保安全和易推广应用等优点,可为我国水产养殖尾水的环保治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养殖尾水;生物膜;三维电极;循环水

中图分类号S965;S955doi:10.11693/hyhz20230100005

我国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在世界居于首位(冯东岳等,2017)。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大量的养殖尾水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污染了周边水域生态环境,引发水生生物病害,降低了养殖效益。实现养殖尾水环保达标排放和可循环利用,成为行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急需技术之一。我国鳗鲡养殖产量约占世界的70%,主要的鳗鲡养殖模式为土池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水泥池精养殖以及循环水养殖模式(樊海平,2006)。土池养殖模式具有低耗能、低成本等优点,但是伴有较长养殖周期、高发病率等缺点,一般混养滤食性鱼类以调节水质和增加养殖效益(薛祥朝,2009)。工厂化水泥池精养殖具有养殖密度高,养殖技术规范等优点,但是每天需要大量排水换水,对水资源的依赖性极强,对环境影响大(郭

少忠,2009)。循环水养殖具有低碳绿色、病害少、占地面积小,养殖效率高且安全可控等优点,属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模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通过促进微生物在填料上附着生长形成大量生物膜,当尾水流经生物膜表面时尾水中的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Rustenetal,2006)。生物膜净水栅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膜载体,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生态位,形成大面积的生物膜,养殖水中的污染物可以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分解,实现水质净化(江兴龙等,2010,2015;Jiangetal,2019)。本研究通过集成自主研发的生物膜净水栅、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和臭氧紫外线杀菌技术等,创新构建与研制了养殖尾水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一级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池单元,二级生物膜反

*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20N5009号;福建省科技厅星火项目,2021S0029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0YFD0900102号。王行,硕士研究生,E-mail:861060057@

①通信作者:江兴龙,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inlongjia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知识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各种专业试卷分享(尤其擅长医学类);擅长专业PPT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