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卷(六)历史试题(解析版).pdfVIP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卷(六)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卷(六)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

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华夷之辨”是历史上时常探讨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侧重于“以华或礼(即华夏礼乐文明)

变夷”;魏晋时期,“华夷之辨”的中心转向了“华梵(佛教)之辨”;到了明清时期,实际上蜕变为“中

西文化之争”。这反映出()

A.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改造作用B.思想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不懈追求

C.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源远流长D.士大夫巩固汉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努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华夷之辨”又称“夷夏之辨”,即区分华夏与蛮夷,春秋战国时期

主要是儒家认为应该以周礼影响、改变周边蛮夷;魏晋时期,佛教发展后则转向对佛教的碰撞与吸收;到

明清时期,则实际上变为中西文化之争,三者都共同体现了思想界维护民族文化地位、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的不懈追求,项正确;“华夷之辨”中无先进、落后之分,排除项;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之辨主要是

BA

中原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文化的关系,并非中外关系,排除项;中华各民族不断交融,至明

C

清已经不再是狭隘的维护汉族文化主体地位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排除项。故选B项。

D

2.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

桓宽《盐铁论》

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

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班固《汉书》

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

112

第页/共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

司马迁《史记》

或强令民卖买之。”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

自称将军,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或强令民卖买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三则材料皆是描述汉代官营手工业情况,“不合民用”、发生叛乱、“强令民卖买之”,说明官营手工业

经营管理亟需调整,C项正确;材料信息描述的是官营手工业的问题,无法印证是否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

争机制,排除A项;地方势力过大将会威胁中央集权,而非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排除B项;材

料中没有描述关于私营手工业发展环境问题,排除项。故选C项。

D

3.有学者指出:“实施《地令》或《田令》时,北魏、北齐采用双轨制:对待北鲜卑拓跋族聚居区来说确

实是普遍授田制。对汉族为主聚居区,则只是限田制,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小赵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制作、寻找初、高中试卷、试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