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巡山日记范文汇总五篇.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林员巡山日记范文汇总五篇

护林员巡山日记1

又是一个冬天到,又是一个基层护林员年度护林工作的考核时。自2021年8月湖北省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批准成立以来,作为保护区的重要主体竹山县柳林乡来说,又是怎样配合和开展保护工作的呢?

12月28日,笔者在堵河源保护局柳林管护站无意看到了该乡洪坪村护林员罗建贵下半年的巡山记录本,现随机摘抄几篇以飨读者。

8月15日镰刀山巡山几只几(麂)子真胆大,竟敢从我面前不慌不忙过去了。它们可是宝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过去偷猎者多,它们也遭秧(殃)了;现在保护的力度加大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也强了,它们也多了。保护了森林,也就保护了野生动物。情况一切正常。

8月16日唐家屋场巡山走到一个叫瓦场的小地方,一条蛇足有杯子那么粗,人称:黄安。在过去能卖100多元,现在它们也是保护对象了,再也没有蛇贩子了。让它去吧,我走我的。情况正常。

8月19日衙门巡山根据乡政府安排,今天挨家挨户签订森林放火责任状。今年持续天旱,森林防火也提前了。这是大事,马虎不得。保护森林也是为子孙后代保护一片蓝天,也是保护人类自己。情况一切正常。

9月17日竹扒沟巡山溢洪堰有一大群锦鸡,唧唧喳喳,连蹦带跳,真是好看。它们活动范围越来越靠拢住户了,得嘱咐大家别惊了它们。情况一切正常。

9月24日镰刀湾巡山这里山高面积大,很少有人类活动,相对好管理多了。但也有困难,就是生活不方便。这几年政府实施生态移民,连最后一户人家都搬走了。只有就着凉水嚼几口干吃面了。情况正常。

10月1日今天是国庆节,大喜的日子。精神也特别好。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地(的)日子也越来越滋润了。早早起来吃点早饭就到头坪巡山去。

12月18日刘家洞巡山一年又快过去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还是那么茂盛。天然林保护工程真是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张亮)

护林员巡山日记2

父亲常说一句话,“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保护好这片草原就是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时候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长大后才逐渐明白其中含义。尤其是到了可可西里从事巡山工作后,更加理解了父亲的叮嘱。

今年是我来到可可西里的第四年。前两年一直在索南达杰保护站。

20-年,调到了沱沱河保护站。

沱沱河保护站海拔4779米。作为可可西里常驻保护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不同于其他保护站的地方就是附近有40多户牧民居住。站上的工作除了沿青藏线巡护之外,就是向他们介绍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今天,屋外一如既往地刮着刺骨的寒风。在这个地方,即使有太阳,风也吹得人直打哆嗦,室外的温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在站上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忍受内心的孤独,夏天还好,青藏线过往车辆较多,来往的游客也会看到一些。到了冬天,站上只有几个坚守的队员。

这么多年,相对于站上孤零零的坚守,我更喜欢巡山。虽然很辛苦,还要面对诸如陷车、断粮等不可预知的危险。

第一次参与巡山是20-年9月。巡山的前半段非常顺利,我们没走几天就到了太阳湖。驻守几天后,我们决定返回。

从太阳湖出发,一路上不断陷车,有时每天只能走几十米。与其说是车辆载着我们走,还不如说是我们推着车辆走。每天不断重复着陷车挖车的过程,过了那么多天就像是过了一天。

第一批救援队赶到后,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虽然队伍庞大了,每天还是在一点一点往前挪。当我们走到一道河时,碰到了第二批救援队,大家同心协力,终于走出了可可西里。这让我懂得坚持最终能迎来胜利。

车辆被陷的那些天,反复看到希望又陷入绝望和无奈,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便会想到父亲的那句话,“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家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那儿被称为“天上的措池”,紧邻可可西里,或许可以说村子的一部分区域就是在可可西里,毕竟,从村子到沱沱河保护站只有70公里的路程。

我们村有很多野生动物,野牦牛、藏羚羊随处可见。每年藏羚羊迁徙时,会看到成群的藏羚羊从村子经过。

我上学的时候,村子里专门成立了保护藏羚羊和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野牦牛协会。那时候,父亲便是协会中的一员。放牧的生活很单调,但是父亲不一样,每隔一段时间会参加村上组织的巡山。

父亲不识字,每次巡山回来就让我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哪个山头看到了野牦牛,哪个沟里有多少只藏羚羊,每一点都让我写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父亲去巡山,都是义务劳动。我心里并不支持,倒不是说没有任何报酬,主要是因为他去巡山,放牧的活就落在了我头上,晚上我还要帮他写巡山记录,无疑又给我增加了一项家庭作业。虽有怨言,却不敢表露。

20-年,政府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我们一家从草原搬到了格尔木。

四年后,可可西里管理局招考,父亲把远在新疆库尔勒光伏电厂上班的我叫了回来。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巡山队员。

走进了可可西里,走进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片土地上感悟父亲的教诲。其实对于我们藏

文档评论(0)

日出江花红丝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