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山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及案例.pptx

有色金属矿山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及案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色金属矿山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及案例

目录工程案例解析0301矿山废弃地存在问题02不同单元修复技术

第一部分矿山废弃地存在问题

011.1背景政策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XX是我国有色金属之乡,以喀斯特地貌与有色金属矿山闻名全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168万吨,同比增长5.5%,增幅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1427亿美元,同比增长7.7%。矿业不断发展地同时也遗留下大量的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

011.2概念矿山废弃地:指因矿产采选冶过程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根据采-选-冶过程废弃地性质和形态,将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主要分为:①采矿废弃地、②选冶废弃地。有色金属矿特征:低品位资源多、复杂共生矿多、矿产规模小①伴生矿产比重达到约80%;②有矿产地1008处,多为小型矿;③矿产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居多,多为生态脆弱区存在问题:①低品位伴生提取工艺复杂,固体废物产量大;②中西部矿区管理不规范,在周边脆弱性环境中迁移扩散。(2017年环境统计年报)(2018年环境统计年报)

011.2概念由剥离表土堆积而成的排土场废弃地;开采的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的废石堆废弃地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而形成的采矿坑废弃地采矿作业、机械设施、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占用后废弃的土地受采矿影响而无法利用开发的土地采矿废弃地排土场采矿坑废石堆作业占用废弃土地

011.2概念选出精矿后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矿石的冶炼所带来的冶炼渣堆积地因冶炼过程中重金属和二氧化硫排放所导致的周边退化土地因污染物迁移造成周边影响区土壤重金属超标形成的废弃农田选冶废弃地尾矿库退化土地冶炼渣场废弃农田

011.2破坏形式矿山采选冶过程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形式:矿山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矿区生态系统破坏大量侵占和破坏土壤污染空气废水污染破坏地下水源诱发自然灾害地表塌陷生态系统破坏颗粒物降尘、酸雨矿井废水/污染水源诱发自然灾害

011.3类型特征土壤污染:因采选冶过程或固体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属超标,主要单元包括:①工矿作业区、②堆渣场、③矿区流域等。存在的风险与弊端:污染源增量化采选冶过程不规范的跑滴漏,或尾矿/废渣不规范堆砌,使重金属渗滤液渗入并截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重金属浓度超标,形成新的污染源,大大增加了源头污染物体量。污染迁移源头污染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流、大气扩散等多种形式迁移后,在不同迁移途径汇聚,造成污染物扩散至其它单元,通过口鼻摄入、皮肤吸收等方式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毒害。动植物富集负载在土壤中污染物通过动植物作用富集,由动植物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011.3类型特征水体污染:采选冶过程产生的酸性废水或重金属废水,主要单元包括:①工矿作业区、②废石场、③堆渣场、④尾矿库等、⑤矿区流域。存在的风险与弊端:酸性矿山废水采矿过程矿井、矿洞形成汇水通道,将硫化矿物氧化产生酸度释放金属离子,形成酸化矿山废水AMD,废水体量较大且源源不断释放,形成新的地表水体污染源。污染地下水尾矿或废渣渗滤液沿垂直方向向下渗透,通过深层地下水向水源汇集区迁移,污染地下水甚至饮用水源。流域江河湖泊底泥污染水体中重金属借助江河湖泊等流体迁移,并逐步沉积,造成流域持续性污染。

011.3类型特征生态破坏:主要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破坏,主要单元包括:①露采边坡、②露采底盘、③矿山道路、④地下开采塌陷区域等。存在的风险与弊端:山石裸露生态破坏后水土保持能力变差,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引发土壤贫瘠化。开采过程还易形成高陡边坡,山体抗冲刷稳定性变差,易形成落石、垮塌、泥石流等。硫化矿山酸化有色金属矿山多为硫化矿山,表层植被破坏后造成土壤与腐殖质流失,雨水与氧气直接与裸露的硫化矿物接触,使硫化矿物氧化形成酸性土壤与废水。进一步通过降尘与径流造成酸雨、重金属迁移等。生态系统受损系统受损破坏了周边动植物的栖息环境,造成物种迁移,种群多样性降低等动植物风险。

011.3类型特征土地侵占:因采选冶过程固体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地资源被占用,主要单元包括:①堆土场、②废石堆、③尾矿库、④冶炼渣场等。存在的风险与弊端:堆体松散废弃土、废石、废渣堆等松散堆体易造成水土流失、扬尘,尾矿库也是重大溃坝泥石流风险源。源头污染迁移尾矿与冶炼渣的不规范堆储,在降雨淋溶的影响下尾矿和冶炼渣中重金属活化溶出,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渗流向下游迁移。土地资源浪费采选冶过程堆储固体废弃物占用大量林用地、农用地等,占补不平衡长期没有复垦,导致国有土地资源浪费。

第二部分不同单元修复技术

022.0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1)调查分析阶段(2)治理

文档评论(0)

淘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