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教案 7.1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人教版必修2).pdf

2012高一历史教案 7.1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人教版必修2).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1(人教版

必修2)

单元设计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作为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

月革命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讲述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共分为2课内容:即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着重为学生分析如下内容:了解实施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掌握“斯大林模式”

的主要表现及其利弊、认识这一的模式僵化是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掌握从赫

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苏维埃俄国诞生后,摆在俄共面前有两大任务:巩固政权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完成这

两大任务的过程中,俄共先后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922年苏联成立,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在他执政时期,国家经济政策改变,开创

了以高度集中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即“斯大林模式”;本节分三目内容,对上述经济

建设的探索作了诠释;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介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

及其内容,归纳其特点;第二目“新经济政策”,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介绍了它的

内容和意义,从而指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第三目“斯大林模式”,

重点介绍了“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利弊,充分肯定了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同时指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日益僵化,是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课讲述了苏俄和苏联早期经济建设的探索,教学中结合多媒体,主要以创设情境、问

题探究方法为主,结合谈话分析、解析史料、历史比较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

阐释;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

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表现、利弊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

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

曲折性和复杂性,从而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情境导入

播放一部反映十月革命后初期俄国历史的电视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一位瘦弱的老

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农产品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

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

(网址:/groups/newsreel/27876.topic)

合作探究: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

(1)摆地摊应在人多的地方,不应在偏僻角落;

(2)商品应醒目地摆放,不应放在袋子里;

(3)凭劳动赚钱天经地义,为什么要有所顾虑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