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和排出生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用机制:醛固酮+胞浆受体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其有可能:第96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是管腔膜的Na+通道蛋白,从而增加管腔膜的Na+通道数量;②增加线粒体中ATP的生成a,为上皮细胞活动(如Na+泵)提供更多的能量;③增强基侧膜的Na+泵活性,促进胞内的Na+泵回血液和K+进入细胞,提高细胞内K+浓度,有利K+分泌;第97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由于Na+重吸收增加,造成小管腔内的负电位,有利于K+的分泌和Cl-的重吸收。*作用结果: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对Na+重吸收增加的同时,对Cl-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加,故细胞外液量增多,K+的分泌量增加。第98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醛固酮分泌的调节①血管紧张素②血K+、血Na+浓度:血K+浓度、血Na+浓度醛固酮;反之,减少。第99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0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心房钠尿肽(ANP)●作用结果:明显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作用机制,可能包括:①抑制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第101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使出、入球小动脉(尤其是后者)舒张,增加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③抑制肾素的分泌;④抑制醛固酮的分泌;⑤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第102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六节清除率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概念:清除率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一般用每分钟)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一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的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C)。第103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计算方法:U×VU—尿中物质浓度mg/100mlC=;V—每分钟尿量ml/minPP—血浆物质浓度mg/100ml第104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理意义:反映肾对不同物质的清除能力和排泄功能,是一个较好的肾功能测定方法。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一)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第105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菊粉清除率●肾每分钟排出某物质的量(U×V)应为肾小球滤过量(F)与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量(R)和分泌量(E)的代数和。即:U×V=F×P-R+EP—血浆或超滤液物质浓度第106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菊粉可以自由通过滤过膜,而且既不被重吸收也不被分泌,其F=0,E=0,则U×V=F×P;即肾每分钟排出的菊粉量等于其滤过量;对照U×V=C×P,可知,菊粉的清除率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即:CIn=F=UIn×V/PIn第107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前2、3天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以保证受试者血浆肌酐浓度和一昼夜尿中肌酐排出量相对稳定。●测尿量、尿肌酐浓度、血肌酐浓度,按如下公式:第108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尿肌酐浓度(mg/L)×24小时尿量(L/24h)肌酐清除率=血浆肌酐浓度(mg/L)(二)测定肾血流量●如果测得某物质在肾静脉中的浓度接近于零,说明该物质在经过肾循环一周后可以通过滤过和分泌被完全清除掉,则该物质每分钟的尿中排出量(U×V)应等于每分钟通过肾的血浆中所含的量。第109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设每分钟通过肾的血浆量为X,血浆中该物质浓度为P,则U×V=X×P,即其清除率为肾血浆流量。●血浆中低浓度的碘锐特或对氨基马尿酸钠符合上述特征,故测定这两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