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阳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pdf

2024年安阳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全卷满分为70分。

2.本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开放性,评卷时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结合考生答题

实际,制订出相应的评分细则。

3.评阅主观性试题时,应尊重考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鼓励创新。考生答案若与本参考

答案不一致,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意的)

1.B2.C3.A4.D5.B6.C7.A8.D9.C10.D

11.C12.C13.B14.A15.C16.C17.B

二、非选择题(小题,题分,题分,题分,题分,共分)

41881910208211036

18.小涛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学阶段,学习是重要任务,学习促进成长。但是,学习不

仅仅局限在学校和课堂,不局限在课本知识,到农村、到大自然农场参加劳动实践也是学习。

参与此类活动,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有利于学

生增强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感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有利于学

生了解、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烹饪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有助于学生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绿色生活

方式和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了

解农业、农村、农民,培育乡土情怀和爱家乡、爱祖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立德

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所以,中学生应正确看待学习,既要积极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又要走出校门,积

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完善自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实

现人生价值。

评分建议:观点正确,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表述规范,给8~7分;观点正

确,层次比较分明,逻辑比较严密,分析比较透彻,表述比较规范,给6~3分;观点模糊不

清,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密,分析不透彻,表述不规范,给2~1分;观点错误、只作判断

不作分析或表述与主题无关,给0分。

19.(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需要在司法领域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对违

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确因年幼

无知或者一时失足犯罪的,要尽量教育挽救。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任何人的

犯罪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司法保护并不意味着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从宽甚至不予追

究。宽容但不纵容,对主观恶性深、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必须依法惩处。惩处,也是一

种特殊的教育,可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让作恶者付出应有代价,还被害人以公平,示社会

以公道,让公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年龄不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挡箭牌”,宽容也有原则

和底线,保护和惩治相辅相成,关爱和严管不可偏废。

(2)犯罪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

觉守法的人;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能健康

成长;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只有遵守、敬畏规则,才能享受自由;法不可违,违法无小

事,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

止做的坚决不做;杜绝不良行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谨慎交友,预防违法犯罪;一般违法

与犯罪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微杜

渐,防患于未然;要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等等。

评分建议:第(1)问答出宽容的理由给2分,答出不纵容的理由给2分,共4分。第

(2)问答出任意一条即可给2分,最高6分。

20.(1)①坚持个人至上,为了个人私利,无视道德良知,肆意践踏法律,不惜损害国

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活着,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会被人民唾弃和遗忘。

②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奉献社会,心系人民,心系祖国,胸怀天下,这样的人,生命的价

值会得到提升和延伸,即使生理意义上的生命已经结束,但精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