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中2024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唱和诗符合诗的规律,也是旧体诗的一种。此唱彼和的唱和诗最早出现于《荀子·乐论》中的“唱和有应”。“应”即响应,有两层意思:一是唱者应约相和,二是和者被唱诗感动认为应该相和,便主动和之。两者都是自觉酬答,故这类诗又叫“应和诗”或“酬唱诗”。
唱和诗的内容一般包括酬答、叙旧、感怀、论道、研艺、宴请、赠别等。方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有宴请时的即席成吟,间接的有别后赠答。“和”的方式有同题相和,也有异题相和;有步原韵的,有只是意和而另选韵脚的。不论以何种方式唱和,都是诗人在沟通、交流彼此间的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理解、双向共鸣的目的。从深层意义上说,诗人唱和体现的是“和为贵”“礼尚往来”“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由于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交通不便,再加上世事复杂、人生艰难,诗人们难得相见,这样宴席就成为最好的唱和场合,但大多数时间诗人们只能鸿雁递信、鲤鱼传书,在纸上唱和。
“唱和”不论叙旧、感怀或言志寄情,都是诗人的双向审美活动。通过和诗,诗人可以共同分享审美愉悦,以达到心境和谐。这种和谐共鸣的交响声势,足以感染读者,并启迪其智性,陶冶其情操。以诗的生态系统说,唱和诗是诗的一种。少了它,系统会失去平衡,从而显得单调;有了唱和诗,诗坛才热闹而富有生机。
从创作角度讲,诗的唱和有利于诗人相互借鉴创作经验,切磋诗艺,提高创作、欣赏水平,提升精神境界;同时还可以使诗广泛传播,所谓“一人唱,千人和”,佳作才可以家喻户晓、流传千古。如郭沫若写《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表达对唐僧的不满,说他“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要“千刀当剐唐僧肉”。毛主席则和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教郭沫若分清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讲究教育与团结。这首和诗显示了人民领袖的伟大胸怀与气魄,使郭沫若深受教育。
当然,由于诗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境界有别,或受时尚的影响,唱和诗同其他类型的诗一样,难免有写得好与不好、雅与不雅之分。历代都有虚应故事、逢场作戏的唱和诗,或对名人盲目吹捧,或平辈之间相互恭维,这些诗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对这些唱和诗的批评自然有利于净化诗坛空气,但不能因噎废食,不加分析地盲目贬斥,笼统地否定它们的价值,更不能为泼污水连盆中的孩子一起倒掉,只能因势利导,提倡写好的唱和诗,这样既有利于诗人间的互相关怀,又有利于社会和谐。
(摘编自秦中吟《正确对待“唱和诗”》)
材料二:邺下时期,北方一统,人才荟萃,铸造了魏晋唱和诗的第一个高峰。建安九年,曹操占据了邺城,建安十三年,曹操攻破南方学术中心荆州,将王粲等文人学者会集到邺城。天下人才荟萃于兹,使邺城成为当时的文化学术中心。及至西晋太康时期,天下一统,人文鼎盛,又迎来了魏晋唱和诗的第二个高峰。西晋的文学活动发达,有华林园集会、金谷园集会、尚书台诗歌唱和等,园林台阁成为诗歌唱和的重要场所。东晋著名的兰亭集会,正是有意识地模仿金谷园集会。
四言诗属于魏晋诗歌的正体,但在唱和诗的创作中,魏晋诗人对诗歌体式的选择比较自由。在赠答的形式中,一般是一诗一赠,也有一诗两赠,如曹植《又赠丁仪王粲》等;一般是一赠一答,也有一赠两答,如卢谌有《赠刘琨》,刘琨有《答卢谌》和《重赠卢谌》两首。赠答诗一般是自己创作的,但也有代作的情况,如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属于为上司代作。
曹丕是邺下文学的实际领袖,促成并引领了诗歌唱和的风气。邺下时期的文学活动,往往围绕同一题材进行创作。如饮宴活动的《公宴诗》与游戏活动的《斗鸡诗》等都属于诗人们的同题创作。在同一题材的创作过程申,一般要遵守同一体式的要求。同样,在诗歌唱和中,一般要遵守同体的要求,如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为四言体式,陆机《答贾长渊》说“鲁公(指贾谧,字长渊)赠诗一篇,作此诗答之云尔”,也采取四言体式。
曹丕由于怀念邺下的文学活动,将旧日游园、公宴、斗鸡等诗歌汇聚起来,便成了最早的单一文体总集了。根据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推测,当时的总集或名为《邺中集》。邺下诗歌的汇集,是由文学活动促成的,因此可以说《邺中集》是文学总集的肇端。随着邺下文学活动的沉寂,总集的发展也一度陷于停滞。西晋初年文学集会的繁荣促进了总集的复兴。元康六年,石崇举办了金谷园集会,并编成《金谷集》,《金谷集》的编纂不仅有名传后世的动机,而且在曹丕《邺中集》的基础上创新了体例,同时也启迪了王羲之《兰亭集》的编纂。
魏晋时期的文学活动纷繁多样,魏晋文学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八一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