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VIP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千古大运河,日日千帆过,船运南北货,舟载八方客。京畿品稻米,余杭尝面馍。北地唱吴歌,江南奏鼓乐。”据此判断,大运河的开通()

A.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B.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加重了百姓的劳役负担

2.唐代黄滔称赞科举制时这样说到,“吾唐取士最堪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士不问家世”。读书人考中后,则“金榜高悬姓字真”。这说明科举制度()

A.彻底改变论资排辈 B.导致血缘关系疏远

C.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有效防止社会动荡

3.有学者认为,隋朝有四大成就,第一是完成统一,第二是创新制度,第三是重大工程,第四是选人制度。对此,下面的理解准确的是()

A.统一——隋炀帝 B.制度——废丞相 C.工程——紫禁城 D.选人——科举制

4.唐太宗曾说“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体现了他()

A.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C.以史为鉴,勤于政事 D.以民为本,注重文教

5.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与这一理念吻合的是()

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从下列表格可知,出现治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

皇帝

措施

治世局面

唐太宗

在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

贞观之治

唐玄宗

对吏治、军事、税收、文教等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

开元盛世

A.社会环境的稳定 B.贤臣能将的辅助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与时俱进的政策

8.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材料表明科举制()

A.选官制度公平公正 B.严重束缚了思想自由

C.消灭了旧的门阀氏族 D.保证了官吏公正廉明

9.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D.唐朝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

10.诗人元稹在《法曲》一诗中这样写道:“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这反映出唐代()

A.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绘画题材十分广泛 D.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11.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如此描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从诗句可以了解到唐朝长安城()

A.游客如云 B.规划整齐 C.农业发达 D.商业繁荣

12.印度史学家阿里说“如果没有他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玄奘 D.鉴真

13.唐朝时期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A.审美观念一致 B.文明相互借鉴 C.文明交流频繁 D.铸银水平相当

14.《隋书》记载:“时议者以为古先哲王之驭天下也,明四目,达四聪,悬敢谏之鼓,立书谤之木,以开言者之路,犹恐忠言之不至……而帝(隋炀帝)恶直言,仇谏士,其能久乎!”材料表明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A.赋税、徭役繁重 B.隋炀帝刚愎自用

C.官员贪污腐败严重 D.藩镇割据

15.北京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隋唐历史后,提炼出隋唐史的主题,其中与历史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6.他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险,万里迢迢把佛经带回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

A.鉴真 B.阿倍仲麻吕 C.玄奘 D.张骞

17.755年唐朝全国户数约891.5万,到760年全国户数为198.8万,导致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武则天篡权

1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提到,“军人跋扈,是紊乱政治的根本,也是引起祸患的原因。唐玄宗后期一场兵变使唐室不能复振”。据此可知,这场兵变()

A.使唐朝内地空虚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使唐朝由盛转衰 D.造成了唐朝灭亡

19.唐朝中后期,朝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卷子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致力于一线教学工作,结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提升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