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77五脉绿绒蒿栽培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该文档旨在为\青岛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编制五脉绿绒蒿栽培技术规程的公告\提供一种详细的五脉绿绒蒿种植的技术指导。主要内容包括五脉绿绒蒿栽培的技术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以及产量指标、田间管理等内容。摘要:-环保标准:本指南详细阐述了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quintuplinerviaReg.)的种植技术规范。-适用范围:此指南涵盖了整个中国的种植区域。-技术标准:指南列举出适宜的种植地、种子、土壤类型和生育期。-训练方式:指南强调了种植和田间管理

ICS65.020.99

CCSB61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277—2024

五脉绿绒蒿栽培技术规程

2024-4-8发布2024-6-15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277—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量指标1

5栽培地环2

6种子2

7种植2

8田间管理3

9种子繁育3

10采收与初加工3

11储藏与包装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五脉绿绒蒿病虫害防治方法5

I

DB63/T227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湟中苗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处、青海师范大学、湟中苗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生云、韩鸿萍、张桂萍、李宝章、逯亚玲、宋文珠、李彩霞、宋道光、马晓

林、李华、李永存、连欢欢、谢佳敏、才让旦周、梁云开、杨乐。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I

DB63/T2277—2024

五脉绿绒蒿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quintuplinerviaReg.)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

量指标、栽培地环、种子、种植、田间管理、种子繁育、采收与初加工、储藏与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在2800m~3800m的五脉绿绒蒿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