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doc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èrùguījuguāiqiǎochāikāi

yǔnxǔtuōzhuàigēnzōngshuòshì

二、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鸡冠(ɡuànguān)花?朴素(sùshù)?率(shuàilǜ)领

交叉(chācā)绽(zhànzàn)放波涛(táotāo)

三、辨字组词。

憾(_________)嘶(_________)庞(_________)博(_________)

撼(_________)撕(_________)宠(_________)搏(_________)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写成练习。

形(______)(______)离(______)(______)并用

(______)(______)苍苍(______)可(______)何

1.像画“”的ABCC式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①君君和乐乐是好朋友,两人_______。

②遇到这么蛮不讲理的人,我感到_______。

五、选词填空。

坚决坚定

(1)他们(____)要去那里,我们也没办法。

(2)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也不会动摇他(____)的信念。

显然竟然

(3)一向准时到校的小虹今天(____)迟到了。

(4)小明晚餐吃得很少,(____)下午又吃零食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大粒的砂石生气似的敲打着门窗。(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册学过的三首古诗词让我感受到乡村独特的美景:“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描绘了儿童捕蝶的天真可爱;“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写出了初夏江南美丽的田园景色;“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2)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

(3)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

(4)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______。——[英国]华兹华斯

(5)_______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课本中我们学过他写的《______》和《母鸡》;课外,我知道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等经典著作。

(6)罗隐在《蜂》一诗中写蜜蜂勤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简述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应用()的语气朗读。

A.平淡无奇 B.疑惑不解 C.无奈、愤怒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外国人能霸占一块地方横行。

文档评论(0)

150****5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