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1(人教版必修1).pdf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1(人教版必修1).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16

1.(2011·天津第一次六校联·8题)宋朝大臣文彦博劝说当朝

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一观点可

以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的实质是()

A.独裁政治B.贵族政治C.分权政治D.官

僚政治

【解析】“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意思是:统

治着应该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全体百姓的利益,当发生

利益冲突时,应偏向统治集团,;联系所学古代中国政治是士大夫

的天下,即官僚政治;

【答案】D

2.(2011·天津第一次六校联·9题)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

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

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解析】主要是考查历朝的一些选官用官制度;秦朝军功授爵制

以军功为根据;汉代察举制以德行、学问等为依据;九品中正制

九是对察举制的发展,但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

门第声望成为考查的主要依据;科举制主要以科考成绩为依据;

【答案】D

3(.2011·安徽省城名校第一次联考·4题)“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

“金榜题名”等术语反映的选官任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

举制

【解析】成语体现了读书、考试、做官的紧密结合,选择D项科

举制;

【答案】D

4.(2011·山西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3题)阅读下列根据《中国

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

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

拔的公平、公正

【解析】进士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出身于平民或贫寒家庭,因此D

是错误的;AB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官吏在任官

前的出身,因此反映了科举制度使一般的平民百姓有了参政的机

会;

【答案】C

5.(2011·河南开封10月月考·2题)“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战国晚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从材料““惟读惟耕”获取信息;

古代人认为人生最佳的两种出世路径:一是读书,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一是耕田;通过读书可以当官,这与科举制有关,

故选C;

【答案】C

6.(2011·北京海淀区期中测试·6题)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

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

一做法的目的是()

A.简化分工,提高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