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谢大家观看第31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主要内容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二、个人防护第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一)中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1、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2006.6.2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2004.12.1第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国务院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2004.11.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5.9《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6第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部门规章《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2006.2.1《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文件(卫科教发[2006]15号)2006.2.1《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0号)2006.8.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2006.5.1《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2003.10.15第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1号)2004.6.1《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环境保护总局(卫医发[2003]287号)2003.10.10《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188号)2003.11.2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206号)2003.12.26《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8号)2009.7.18第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8)2008.12.26《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6-2004)2004.9.1《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33-2002)2003.8.1《生物安全柜》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69-2005)2008.6.1《生物安全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170-2005)2005.6.1第7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可能完全没有风险。应考虑实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因素,尽可能降低风险。1.充分保障工作人员避免所操作生物因子的危害,确保其不受实验对象的侵染2.保证危险生物因子不向实验室外扩散,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第8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原微生物根据危害不同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