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课件高三艺术生人民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历史上重大改革课件高三艺术生人民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方式有哪些?;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几点认识

1、含义: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其间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还有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2、改革的原因:

根本原因:旧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矛盾尖锐。

具体原因:时代的呼唤(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局的需要、个人的推动作用。

3、实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4、方式与力量: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但人民群众是主要的推动者。

5、性质:是一场伟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6、改革类型;9、决定改革成败的原因

(1)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根因)。

(2)力量的对比。(主因)

(3)措施是否得当。

(4)改革者的个人作用。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特权者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阻碍重重,改革者不仅需要得当的策略措施,还需要大无畏的精神。

(5)国际环境是否有利(主要是近现代史,世界联系密切)。

10、改革成败的依据: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的结局作为评判的标准,而应看积极措施和作用能否得以维持。

11、改革的评价:一分为二的原则;当时后世相结合原则;三模块原则。

12、启示

(1)改革弊政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

(2)改革必然会遭到反对派的反对。

(3)改革都会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名称;;改革是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其间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基础落实;解惑;(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实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市场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视读成“开元通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中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这种,远远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伺候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例,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ere111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