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二级考试知识点汇总.pdfVIP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二级考试知识点汇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相关常识

1.历史事件及相关理论

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的偃师制作出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中国最早记录的木头机器人。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发明最原始的机器人一自动机。

汉代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也发明了记里鼓车

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用来运输军粮

机器人的由来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中创造出“Robot”机器人

这个词。

1939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制造家用机器人,可以行走,说话。

1942年,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大定律”:

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前两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注册专利1959年美国

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成立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

因此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

1992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兰.麦克沃斯提出机器人进行足球比赛(提出概念)

1992年10月日本草拟了规则和足球机器人和模拟系统的开发原型。(原型)

1993年6月日本创办机器人比赛,命名RoboCUPJ联赛,随后,更名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

(创办)

1997年8月23-29日日本名古屋举行首届比赛。2008年6月在中国苏州举行了第12届机器

人世界杯。

FIRA(微型机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赛)

1995年韩国科学技术院的金钟焕教授提出比赛。

1996年11月在韩国首次举办微型机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机器人的三代发展

第一代机器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只具有记忆、存储能力,按照设定程序重复工作,

但是对周围没有感知能力和反应控制能力。

第二代机器人:感知型机器人,随着传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它能够获得环境和对象

的相关信息,进行一定得实时处理,从而进行工作

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它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测量器等来获取环境信息然后利用智能

技术进行识别、理解、推理最后作出规划决策,能自主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高级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

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

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系统基本结构:机械部分、传感部分、

控制部分。

机器人驱动方式:电力驱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

机器人能力的评价标准包括:

1.智能,指感觉和感知,包括记忆、运算、比较、鉴别、判断、决策、学习和逻辑推理等:

2.机能,指变通性、通用性或空间占用性;

3.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联用性和寿命等:

4.活动范围,机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实际空间运行工具,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

难以进行的劳作、任务等。

二、基础结构认知

每个物体都是由简单图形构成,物体的每个面都是由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组成。

三角形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

顶、钢架桥中都有三角形。

一个物体是否稳定,除了考虑结构外,还要考虑放置的位置和物体的重心。

1.与地面接触面积越大,越稳定;

2.重心越低越稳定;

3.通过重心的竖直直线与地面的交点,如果在接触面上,则更稳定,反之,不稳定。

三、力的基础认知

1.力的效果

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三要素

①力的大小②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

3.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不改变运动的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4.常见的力

①重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就像作用在物体的

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物体的重心。如果是一个外形有规则的物体,那么重心就是最中心。

重力大小: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g=9.8N/Kg

重力方向:指向地心,竖直向下。

②摩擦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将要产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縻擦力产生的条件:第一,两个物体需要相互接触:第二,物体之间要有相对运动或者将要

相对运动。

静摩擦力:当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移动时,只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称为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