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通用】.doc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通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通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妖娆(ráo)嘶哑(sī)坟墓(mù)岩穴(xuè)

B.分外(fèn)宠辱偕忘(jié)摇曳(yè)枉然(wǎng)

C.谪守(zhé)伛偻(yǔlǚ)拏舟(ná)绮户(qǐ)

D.歧路(qí)投箸(zhù)怒号(háo)宫阙(qü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亵渎云宵原驰蜡象根深地固

B.繁琐修葺无精打彩左右逢源

C.怂恿聒噪矫揉造作姗姗来迟

D.踌躇缥渺轻歌慢舞走投无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B.细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

C.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不言而喻。

D.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①②⑤④③C.①⑤④②③D.③①⑤④②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③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⑥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听觉角度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黄州安国寺记

(宋)苏轼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①,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②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③自落,表里翛然④,无所附丽⑤,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⑥。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注释)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②罪垢:指罪孽。③染污:烦恼。④翛(xiāo)然:超脱的样子。⑤附丽:附着,依附。⑥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

(二)行香子·述怀①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文档评论(0)

180****0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