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面四幅经纬网图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南极圈B.北极圈C.赤道D.南回归线

3、下列四幅地图,若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政区图 B.辽阳市地图

C.辽宁省地图 D.中国政区图

4、读下图,正确的说法是()

A.A坡降水少B.B坡降水多

C.C地气温高D.D地气温高

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6、图中,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A.甲﹣﹣陇海线 B.乙﹣﹣京九线

C.丙﹣﹣京广线 D.丁﹣﹣京沪线

7、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B.庐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桂林市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商贩在开福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8、“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该诗句主要体现了()

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B.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9、下列国家中,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是()

A.埃及B.澳大利亚 C.意大利 D.墨西哥

10、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交替 B.昼夜现象

C.太阳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11、“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A.蒙古B.澳大利亚C.阿根廷D.哈萨克斯坦

12、儿歌“插艾叶,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传统节日是()

A.中秋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重阳节

13、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 C.四季如春 D.电闪雷鸣

14、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特征显著 D.大陆性气候广泛

15、下列关于省区轮廓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②③④

A.①—黑龙江—龙—哈尔滨 B.②—湖北—鄂—武汉

C.③—云南—滇—西宁 D.④—广东—粤—广州

16、习惯上用S表示()

A.东经 B.西经 C.南纬 D.北纬

17、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主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8、下图是中纬度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略图,(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属于北半球,①处的气温低于②处

B.属于南半球,①②两处的气温相同

C.属于南半球,①处是海洋,②处是陆地

D.属于北半球,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

19、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加尔各答 B.新德里 C.班加罗尔 D.孟买

20、“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2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2、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A.“草长莺飞二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招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3、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因纽特人的冰屋 B.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C.东南亚的高脚屋 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

24、欧洲的一些国家

文档评论(0)

138****80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