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cūzhuànghànyǔkuánghuānhàoqí

róngqiúxiānyànhùxiāngzìrán

二、辨字组词

饶(_________)晒(_________)材(_________)优(_________)

烧(_________)洒(_________)财(_________)忧(_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

光阴似箭用兵一时

养兵千日日月如梭

兵来将挡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水来土掩

四、先补充下列四字词语,再完成练习。

滥竽(______)(____)忧(____)虑没精(______)

(_____)并论杞人(_____)(______)矛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天真热,连大树都________地低下了头。?

下雪天,同学们在雪地里唱啊,跳啊,________地玩耍着。?

2.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3.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的词语是:_______。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乌黑漆黑

1.我的妈妈有一头(_____)的长发。

2.这里一片(_____),我感到非常害怕。

严厉严格严肃

3.妈妈希望我在生活中和学习上能够(_____)要求自己。

4.我做了错事,妈妈(____)地批评了我。

5.爸爸神情非常(_____),似乎遇到了什么烦心的事情。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萝先生近视。胡萝卜先生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用合适的关联词将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芹菜、苦瓜、西瓜和茄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仿写句子)

冬天的雪,带给大地的是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搭船的鸟》中,我认识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它有一张________,羽毛是_________,翅膀带着__________。

2.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早晨是_____色,中午是_____色,傍晚是____色。

3.我正想着,它一下子_____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____起来了,红色的长嘴_____着一条小鱼。它_____船头,一口把小鱼_____了下去。

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

叶圣陶

??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

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的场景。

A.整理装束B.练习打枪C.练习冲锋

文档评论(0)

138****55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