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专项检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物理】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专项检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秋学期9月份初三年级专项监测

物理(实验专项)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作图必须用2B铅笔,并加黑加粗。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A.控制变量 B.直接比较 C.建立模型 D.实验探究

【答案】C

【解析】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叫模型法;故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就是模型法.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A.甲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钢尺振动越快听到声音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故B错误;

C.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故C错误;

D.喇叭振动发声的声波传递给蜡烛的火焰,使火焰摇动,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关于冰的熔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B.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

D.持续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

【答案】B

【解析】A.实验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所以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组装,故A错误;

B.根据图乙知,冰属于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要持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C.图乙中,冰熔化的时间段为:5min~15min,则冰熔化持续的时间为

15min﹣5min=10min

故C错误;

D.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其温度将保持不变,由于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与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导致试管中的水无法从烧杯中的水里继续吸热,所以试管里的水不能沸腾,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不可见光是人们假想的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C.此色散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赫歇尔通过实验研究得出

D.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答案】D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的折射程度要小一些,紫光的折射程度要大一些,所以,白屏上A处是红光,B处是紫光,故A错误;人类看不到不可见光,但不可见光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此色散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故C错误;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由于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所以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故D正确,故选D.

5.在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中,老师做了“浇不灭的蜡烛”实验,为了使实验呈现良好的效果,老师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该实验应选用反射效果较好的平面镜

B.点燃的蜡烛和盛水的玻璃杯应放在“镜子”的同侧

C.该实验应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D.点燃的蜡烛靠近“镜子”,盛水的玻璃杯也应靠近“镜子”

【答案】D

【解析】A.用反射效果一般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B.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前,盛水的玻璃杯应放在“镜子”的另一侧,故B错误;

C.由于玻璃是透明的,为了使像更清晰,应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便于观察,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镜子”,盛水的玻璃杯也应靠近“镜子”,故D正确。

故选D。

6.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要,许多同学在劳动中获得了愉悦的体验也掌握了许多劳动技能。小芳周末回到乡下姥姥家接过姥姥肩膀上的担子学习挑担技巧。假如一个筐子重一个筐子轻(一头重一头轻),在不考虑手臂帮扶的情况下挑起担子让扁担处于水平平衡。请你据劳动体验结合杠杆平衡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肩膀应该靠近“轻的一头”

B.肩膀应该靠近“重的一头”

C.肩膀应该居于扁担正中间

D.挑着担子走路,扁担一般会上下“闪动”,“闪动”时一定是一个框子向上运动同时另一个框子向下运动

【答案】B

【解析】ABC.根据杠杆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