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汇报人:2024-01-24

目录contents引言地震基本知识防震准备措施应急避险方法灾后自救与互救方法总结与展望

01引言

提高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自我保护能力目的和背景

防震减灾,我们在行动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防震减灾从我做起,安全生活每一天班会主题

02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定义01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释放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成因分类02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等。构造地震03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震,称为结构性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地震定义及成因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体波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沿地表传播的地震波,包括勒夫波和瑞利波。面波纵波速度最快,最先到达;横波次之,对建筑物破坏最大;面波速度最慢,但振幅最大,易造成地表建筑物破坏。传播特性地震波传播方式

震级与烈度概念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多。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等破坏程度的指标,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有关。关系震级与烈度之间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相同震级的地震,因震源深度、震中距等不同,造成的破坏程度(烈度)也会有所不同。

03防震准备措施

预先制定好的防震计划,包括家庭成员的应急疏散路线、避难场所的选定、应急物资的储备等。家庭防震演练的定期开展,以提高家庭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家庭住房进行抗震加固,如加固承重墙、安装抗震支架等,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家庭防震计划制定

演练前应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演练后应及时总结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防震演练,包括应急疏散、自救互救、伤员救治等内容的演练。学校防震演练实施

在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医院等,应了解并掌握防震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如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灭火器等。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最近的避难场所或安全区域,避免在玻璃幕墙、吊灯等悬挂物下逗留。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疏散,避免拥挤和踩踏事件的发生。公共场所防震设施了解

04应急避险方法

保护头部用书包、枕头等物品护住头部,以防被掉落物砸伤。选择安全区域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室内结实的桌子下、床下或墙角等安全区域,避免站在窗户、玻璃门或悬挂物下。关闭火源在地震前若正在使用明火,应立即关火,以防引发火灾。室内避险原则及技巧

在室外时,应远离高楼大厦、树木、电线杆等可能倒塌或折断的物体,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注意躲避保持镇静若身处山区,应注意躲避山崖、陡坡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因慌乱而受伤。030201室外避险注意事项

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时,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慌乱拥挤,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在公共场所在地震发生时若正在乘坐交通工具,应抓牢扶手、降低重心,以防摔倒或受伤;在地铁等地下交通工具中,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在交通工具上若身处化工厂、核电站等特殊环境中,应遵循相关安全规定和应急程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在特殊环境中特殊情况下的避险策略

05灾后自救与互救方法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如果身处室内,应迅速躲到桌子下、床下或墙角等坚固物体旁,避免被掉落物砸伤。如果身处室外,应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可能倒塌或坠落的物体,到开阔地带躲避。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关闭火源、电源和煤气等,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救基本原则和步骤

010204互救策略和注意事项尽快了解周围被困人员的情况,鼓励他们保持冷静,等待救援。在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展开互救行动,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敲击声等求救信号,及时给予回应和帮助。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被掉落物砸伤或陷入危险境地。03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惧、无助和绝望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交流来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情感支持和安慰。要积极调整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度过难关,同时也要相信政府和救援队伍会尽快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为重建家园和社会贡献力量,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心理调适与重建信心

06总结与展望

通过讲解地震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使学生们对地震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组织学生进行地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