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反思

《负荆请罪》,是一篇剧本。上课伊始,我让孩子们介绍“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接着讲讲这个成语的来历、出处等,孩子们显得饶有兴趣。紧跟着我让同学们回忆剧本的基本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发言显得琐碎而不完整,指名几个同学交流后,我马上做了总结性的概括,让孩子们对剧本的特点进行再次强化。

《最后的姿势》一文第六小节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对谭老师舍身护救同学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这段细节描写连续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在危难随时,谭老师舍己救人的场景,谭老师在短暂的随时那种以生命来换取同同学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师生。在处理这段教学内容时,我让同学先自读,问: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指名说感受,依据感受指导朗诵。然后指导同学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人物形象,最后把读懂的情感带进课文再次深情地朗诵。

《船长》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马上沉入的时候,镇定自假设,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本次教学的重点是以朗诵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通过朗诵、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一个船长的使命记得牢牢地:必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以及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指导同学精读时,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示船长风采的部分反复朗诵,认真体会,理解心得。

《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我在备课时,以课题为“突破点〞,制定了四个环节先是“爱之链〞的整

体把握,次是“爱之链〞的具体探究,继是“爱之链〞的前承后继,再是“爱之链〞的索圈图示,在探究“爱之链〞具体环节之一:乔依关爱老妇人。通过抓住关键段,通过设想心理活动体现“爱之链〞。紧扣“愣〞字引导同学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乔依帮助老妇人有特定经过,同时结合“常常〞“一直〞理解乔依既得过别人的帮助,也帮助过别人,但从来没有想过,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很有深度地表现了乔依乐于助人不求报答的高尚品行。

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反思

看到《姥姥的剪纸》这一课文时,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当时吸引我的是姥姥的那些生动的剪纸。可备课备下来,我觉得心里一直很难过,我记起了我的外公,外公对我很是疼爱,可外公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因为肺癌过世了,最近几天我也几次梦见了外公,梦见她给我做陀螺,梦见用竹子给我制作风筝……我知道这篇文章打动我的正是和姥姥之间互相牵挂的情,所以文章在教学时候,我想通过教学,要让同学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

《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述了牛郎织女相爱但却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奇幻爱情悲剧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因为同学对这个故事很熟悉,而课文语言又通俗易懂,所以我决定以引导同学自主学习为主。我让同学自读课文,然后按照老师给出的模式学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如:第一自然段〔生活孤苦、人称牛郎〕,同学通过标题式的概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我让同学围绕课题,先来品悟课文主人公牛郎和织女的人物品质,同学边读边心得,交流得很轻松。然后让同学当堂完成了《补充习题》的第四题,品悟了王母娘娘的人物形象。最后,我以问题导入了文章的中心。①织女为什么会嫁给牛郎?②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牛郎织女?③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什么会感动众人,流传至今?同学讨论之后,我加以点拨总结,同学对文章的中心就明白了。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浮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在进行第5——17段的教学时,我引导同学分四个层次来细细品读。首先,是对这部分文本的`整体感受与欣赏。我先让同学朗诵这几个自然段,找出文中出现了几次“好一个安塞腰鼓〞。然后,再读课文找一找“好〞体现在哪里。引导同学归纳出:

1、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

2、好在鼓声的庞大力量。

3、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

4、好在变幻的舞姿。在朗诵品味这个环节,我还请同学找出你喜爱的语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同学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再加上朗诵训练,让同学了解了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到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受到了合格的效果。

文档评论(0)

周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天堂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