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重组卷04-冲刺2023年中考历史精选真题重组卷(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VIP

真题重组卷04-冲刺2023年中考历史精选真题重组卷(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年中考历史精选真题重组卷04

历史(上海专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三个大题。

2.试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回答,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

材料二??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2)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三??活字印刷术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说明这一技术成就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下面图片展示的是泰州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大国兴衰更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1853—1856年,俄国同奥斯曼帝国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材料二??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

(1)19世纪六十年代俄美两国都面临严重危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国应对危机的办法。

材料三

(2)请你指出材料三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四??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0世纪70年代,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以上材料皆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请你谈谈美苏的兴衰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三、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精神

【知党史图片展览】

(1)请写出以上图片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并为这组图片拟写一个展览主题。

【听党话主题班会】

(2)如图为建国后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请任选一例,简要介绍他的事迹,(要素:姓名、时代、贡献)并分析他身上折射出的伟大精神。

【感党恩红歌传唱】

曲目

《在希望的田野上》

《春天的故事》

《七子之歌》

歌词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创作于1982年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创作于1925年

问题

“田野上”的“希望”得益于什么好政策?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我要回来”成为现实是邓小平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请依次回答表格中的三个问题。在红歌传唱过程中,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新的认识?

【跟党走个人实践】

(4)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自身情况,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人教参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等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竞争力,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赋能学生而努力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315014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